西西河

主题:【原创】密码传奇(一):12、金不换的六天 -- 1001n

共:💬12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一):12、金不换的六天

问题就出在这个无线电测向上。

当然,作为战场侦察手段的无线电测向,和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的无线电测向,从原理上必然是有共通之处的;但是,从测向的最终目的出发,就决定了二者肯定不会是完全一样的。粗略地说,体育方面的测向,尽管选手也很想知道发射机的具体方位,但是他不能也不必通过某些技术手段精确定位自己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换言之,只要他一直顺着声音提示的方向跑去,理论上他就一直可以跑到发射机面前。

而在战场上,敌人会容你一口气跑到他的发射机那里去么?

运动员一定要找到发射机,而军人倒未必需要具体找到这发射机,很多时候,只是要知道它的精确位置就可以了。

从纯技术角度讲,作为体育项目的无线电测向,其原理就是测量信号波的振幅:振幅大则耳机声音大,反之亦然;而军用的无线电测向,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精度,光测量振幅那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信号波的相位

说起来,体育上的无线电测向,从理论上讲有一根天线就够了――当然,实际应用的时候,往往还有一根跟它垂直的天线,以更精确地确定信号的方向――实际上也是利用相位的差异来提高测向精度。而在实践中,这第二根天线不少人根本就不用,因为。。只要你跑的足够快,其实一根天线效果也挺好的。。

而军用的无线电测向,往往就需要多个接收天线,从不同的位置去接收发射机的信号。几个接收天线都确定出一个方向,之后把这几个方向进行交汇,这个交点就应该是对方发射机(发射天线)的位置。

当然,这些都是当时科技水准力所能及的办法。那会儿,单天线多相位的同步监测还根本没影子呢,而能够实现的办法――不同地区的多部天线同时接收信号,进而对发射机进行定点,应该是最合理的。

而到了现代,别说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进行定点了,就是在三维空间,通过雷达回波信号,都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径向速度、角方向、尺寸甚至形状,――而相控阵雷达还要狠的多,连天线都不用转,只通过相位扫描,就可以监测多批多空域的目标――这些技术进步,在一战那个时代,或许是想都不敢想的吧。。

关于这个无线电测向,说起来话就太长了,而且不是本章的重点。在密码传奇以后的某章中,我们将会看到,这新兴的无线电测向将和密码破译交相辉映,再次谱写惊心动魄、紧张激烈的新传奇;等到了那个时候,再容1001n慢慢道来吧:)

------------------------------------------------------------------------------------------------

上文说过,这份CHI-126电文是发往DIC电台的。而这个DIC电台是什么电台,又在哪里呢?

多日以来不间断对德军电文的截收,已经使协约国军队积累了不少报务资料。这其中,自然也有对德军各大电台的性质分析。这些资料表明,所谓DIC电台,其实就是德军第18集团军司令部的电台。

对DIC电台进行无线电测向,发现它位于一个小镇上。这个小镇,名叫雷马奇Remaugies)。

现在暂时让我们把这个结果放一放,把思路先拽到战场上吧。

电文被破译这天,也就是6月3日,德军在埃纳河战役中的攻势行动已经明显呈现出疲态。按照鲁登道夫的习惯,德军实在冲不动了,战役就会被停止;而后稍事休整,新的一轮攻击便接踵而至。

上文多次提到,这新的一轮攻击,或者说新战役的可能发动地点,一直是让协约国总部郁闷的问题。不过,不能直接知道战场的位置,难道不能靠情报去间接地判断么?

靠什么判断?

――逻辑。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进攻在即,主力部队必然应该离战场不远;否则,它自己都到不了战场,又谈何发动攻势?

――这个使用着DIC电台的第18集团军,一直是参战的主力部队之一;看看之前的历史附注就知道,截止到目前,德军一共发动了三次战役,其中的两次都动用了这个第18集团军。

第18集团军,隶属于德军皇太子威廉集团军群。这个皇太子集团军群一共有4个集团军,分别为第1、第3、第7和第18集团军。发动皇帝战役之初,这个皇太子威廉集团军群共有61个师,其中,第18集团军就有着24个师。虽然这个集团军群是4个集团军构成的,但光这第18集团军一家,就占了40%的兵力……

即便到了现在,经过历次征战的第18集团军也还有着21个师。

在皇帝战役中,第18集团军表现出色,突破之快,大大超过最高统帅部预料;以至于变助攻为主攻,成为整个战役的核心之一。

这样有实力、有战绩的部队,德军统帅部会视而不见么?说它参加下次战役的可能性极大,应该不是妄言。

何况,电文里明确要求第18集团军“赶运弹药”;而根据报务分析,这份电文居然是从德军总部直接发出的。

且不说总部为什么要越过集团军群这一级,直接给集团军下达命令;就说第18集团军本身打得再苦再久,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对这么大的一个重兵集团来说,其中某些部队缺了弹药,并不奇怪;但是从整体而言,作为直接部署在德军锋线上的主力,它可能全线缺少弹药么?

再退一步,即便第18集团军真的缺弹药了,就真缺乏到了“不被发现白天也运”的程度么?

截至目前,协约国军队并没有进攻德军的战略打算;对于这一点,交战双方都心知肚明。这就说明,这些急需抢运的弹药,显然也不是为了防备协约国军队的进攻而准备的。

――又未必极度缺乏,又不是为了防备敌人进攻,还非要如此急迫地要求第18集团军补充弹药,这鲁登道夫,究竟想让这个集团军干什么?

种种疑点,种种分析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事实上,也确实没有比它更合理的了,那就是:

第18集团军应该就是下一战役的主力部队;进而,它现在所在的位置不远处,应该就是下一战役的主要战场!

福煦面临的选择本来是五个:从北到南,由西向东分别是佛兰德亚眠贡比涅兰斯,和凡尔登

那么,第18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雷马奇,和这五个可能的战场,距离又是多少呢?

这里得多说一句了,那就是:在1001n所有能找到的标准地图上,居然都没有雷马奇这个地方的标注――它实在太小了,一般的法国地图都印不上它。好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总算在一张类似旅游指南式的地图上发现了它的踪迹,并且,还相当精确地定位了这个小镇。。不由浮想联翩,如今的网络多么强大啊:如果有个GPS,估计下面就能给大伙提供雷马奇的卫星图片了……

之后,我一个个测量了它与五个可能战场之间的距离。这里也把结果整理如下,距离单位为公里(注:佛兰德是个平原,一个如“胶东半岛”一般的泛泛地区):

雷马奇→佛兰德 约875

雷马奇→亚眠 40

雷马奇→贡比涅 26

雷马奇→兰斯 105

雷马奇→凡尔登 201

一目了然:贡比涅,就是离第18集团军司令部最近的地方。

――难道,猫腻就藏在贡比涅

――难道,德军的目的,是要把两个突出部之间的马鞍形战线,给拉成直线?

光有无线电侦察这个新手段获取的结果,还是不太能服人;没有传统手段获取的情报做佐证,总让人心里不是很踏实。而传统意义上的情报侦察,又有什么结果呢?

空中侦察发现:德军纵队在移动,后方正在建立弹药库。

德军俘虏供述:德军正在大量运输弹药……也从侧面说明,空中侦察的结果是正确的。

看来,“德军抢运弹药”确是事实;换言之,CHI-126破译出来的明文内容是的。

而这一点得到确认之后,该电文的无线电测向分析结果也被迅速认可了。

福煦笑了,协约国军队总部的气氛也轻松多了:原来,德军的真实目标,就在那个贡比涅附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敌人的主攻方向,曾经让福煦头痛不已的问题

点看全图

闹了半天,德军打算咬这儿啊

图中所标记的努瓦永到蒙迪迪埃一线,是德军的33公里宽的攻击正面

回想一下上次战役的情况吧:通过审讯俘虏,协约国军队得知了德军的攻击时间和方向;这样一来,在战役爆发之前,他们获得了大约12个小时的预警时间。

要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试图有针对性地去调整数十万军队的部署,其结果可想而知。

后果也明摆着:法军第6集团军被打的一路狂退,预备队都来不及调上去,以至于现在都退到了距离巴黎不到70公里的地方……

这宝贵的预警时间,在上一次战役前,俘虏给了协约国军队大约12个小时。

而这次,密码破译加无线电侦察,给了协约国军队整整六天。

金不换的六天!

根据这一情报,福煦命令法军第3集团军重新部署;虽然未完全完成,但主力总算得以进入预设的第二阵地上。

6天之后的6月9日04时20分,德军准时发动了西线的第四次战役。

主攻部队第18集团军

战役目的:消除驻守在苏瓦松一带的第7集团军右翼的威胁,并拉直亚眠、蒂耶里堡两个突出部之间的战线

攻击方向贡比涅

――协约国军队总部的敌情判断,分毫不差!

-----------------------------------------------------------------------------------------

这里也顺便交代一下第四次战役的结果吧。

德军动用了第18集团军的21个师,对面的法军动用了第3集团军的15个师,以及160辆坦克。仅仅打了五天,这次战役就结束了。

从人数伤亡上计算,德军依然赢得了胜利;他们死伤了两万人,而法军付出了四万人的代价。但是,战役的结果,有的时候不能仅仅看伤亡数字;更重要的是,看双方的战略目的有没有达到。

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军不仅不再是赢家,相反却是彻底遭到了失败:第18集团军一度攻至离贡比涅仅7公里的地方,但这也是他们距目标最近的一次了;当很快又被击退之后,第18集团军的整个攻势都被刹住了。战史对此评论极为简练,却非常精辟:

这是1918年德军第一次没有达到其突破的企图。

是啊,前三次战役,虽然说德军总是别扭收场,没有获得他们预想之中的完全胜利;但是战役之初,从来都是冲锋陷阵一路披靡,还从来没出现过开局不利,首战即不能突破的先例。。。

这次留给协约国进行针锋相对部署的时间是如此充裕,以至于在战役开始德军进行例行炮火准备时,协约国军队甚至头一次进行了针对性极强的反炮火准备……

这还仅仅是从军事角度分析的结果。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仗更是代价惨重。

仅从参战部队来说,本次战役的失败,使士气已经相当低落的德军士兵更加沮丧,更加看不到战争胜利结束的希望。最惨的是那些从东线被抽调到西线来的士兵,简直是郁闷到了极点: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反战的情绪更加强烈。

此战役结束不到一个月,新战役还未开始时,鲁登道夫给陆军部的一份秘密报告就直言不讳地指出:

越来越多的人未经许可,擅自离队,表现胆怯,拒不服从指挥官。

一支军队,兵都不想打仗了,还能指望什么呢?

就是鲁登道夫想打,这仗也没法打了。且不说士气极度低落,就连兵力也是越来越紧张了。紧张到什么程度?一个德军营,一般的编制是4个连。到了这时候,一多半的营,都把第4连给解散了――光有编制,没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第四次战役结束,鲁登道夫没有立即发动第五次战役,而是活活筹划了创纪录的三十多天,才发起最后一击的原因。

也如上文所说,这最后一击,只坚持了3天。之后,开始轮到协约国表演了……

从1918年3月21日皇帝战役爆发起,到7月17日“香槟”马恩河战役结束为止,德军一共发动五次大的战役;这期间都是德军在进攻,一共历时119天

从7月18日协约国军队反攻算起,至11月11日整个一战结束为止,基本都是协约国军队在进攻,一共历时116天

119天比116天,时间上几乎是一半对一半。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不完全是巧合――ADFGVX被破译后,协约国军队的战场态势就越来越好;以至于在一个多月后,就迎来了整个西线战场,也是整个一战战场的空前转折;战争的主动权至此完全易手,并且再也没有改变……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投降了。而这个投降的地点,就被定在了上文提到的那个被事先知悉的战场――贡比涅附近。或许是为了凑个数字上好看吧,在德国正式签字6个小时以后的这天上午11点,各战胜国同时鸣放礼炮,计101响……

而在当时,又有多少人能够知道:在这个声声礼炮庆祝的伟大胜利中,密码――又曾经在其中书写过怎样的传奇呢?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