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家丨中医是如何从技术一步步走向玄学的? -- 万年看客

共:💬64 🌺269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医传承集中在汤液上面也不完全是儒家的锅

这锅全给儒家背是有点大。把汤药列为中医正统是南北朝时候就有的事了,我记得是道家的道医干的。

《汉书•艺文志》记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的记载。里面除了黄帝内经18卷,黄帝外经37卷,还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式内经,白式外经等等。

结果这几本书经过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就剩下王冰保存的《黄帝内经素问》的残本了。就连内经里面的《灵枢》,还是宋朝时候从朝鲜淘回来的。

《伤寒卒病论》也几乎散失,经过唐宋多人整理才找回《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就这样还搞出一个错简重订派出来。

就古代的条件,手术在没显微镜发明,没完整的抗菌抗感染条件下风险明显比汤药要高多了。相比之下汤药体系又发达,理论又丰富,自然汤药的发展比手术容易太多了。

我一个外行,看几年书都能按照伤寒论里面的方剂取得不少满意的疗效,但是动手术或是去扎针或是手法,这个没人教肯定100%不行。

古人肯定也一样,汤药容易复现,照着书试总能试出来。学的人多了,自然就发展地快。

而手术却仍然出于父子相传,或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状态,一旦出点战乱啥的,很容易失传。这样竞争得过汤剂就怪了。结果就是古人医书9成9都是汤液,和手术外治有关的屈指可数。

我们古代的方剂从伤寒论时代的几百个扩展到明清时期几千个,手术只能说古书上记载这么回事,但怎么做动不动就失传了,以至于明朝陈实功著《外科正宗》的时候还感叹,中医外治极度缺乏理论指导。

现在也不必感叹古人的外科手术多么多么早,怎么怎么没发展起来,抱怨古人也没用。

我们有中医西医,自然是可以应该促进学科交叉,把中国的医疗水平提高更多,让它比老外更高。这次新冠就很明显,中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中医有优势的领域就用中医,西医优势的领域用西医。我们把中医流传下来的部分好好整理起来就是了。这世上的病,要用外科手术治的情况比内科病要少多了。中医能把内科病,皮肤病,骨伤,肛肠等等优势领域搞搞透彻也挺好的,一个人一辈子也做不了几次手术,得内科杂病的次数要多多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