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什么是历史规律-42 by 小童看天下 -- 再闻鸡起舞

共:💬1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整理】什么是历史规律-42 by 小童看天下

看到有讨论马克思的文章,转一篇小童看天下的文章吧,甚至可以说:中文世界讨论马克思的话,离开这位哲人的解读会完全两样。

《什么是历史规律》(四十二)

历史浪潮滚滚向前,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而必须顺应历史前进的方向。但是历史的结果也告诉我们,在每一次面临抉择的时刻,一些国家总是做出片面的,甚至是相反的选择。这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扭曲了对事实的判断,他们本着为历史负责、为真理负责、为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反动的、反革命的观念阻碍着历史的前进。正如《共产党宣言》对这种反动观念的批判:“他们不代表真实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无产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

这种观念就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的:主谓颠倒。因为现代文明政治理论和历史科学的基础是建立在具体的、实际活动的人之上的,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现代文明可言。任何妄想通过国家在政治领域(政治的、法律的、组织的、宣传或意识形态的、纪律的)行动改变历史的方向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正如列宁指出的:“依靠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不仅是完全不严肃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绝对的反动,这种主谓颠倒的意识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同的敌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的根基是个人。有人可能会说,这个世界人口有几十亿,未来可能上百亿,如果把理论建立在具体的个人身上怎么可能实现呢?对这种小鼻子小眼的小农、小资产阶级认识,马克思给了答案:“共产主义所建立的制度,正是这样一个现实基础,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因为现存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社会的目标就是“重建个人所有制”。

对那些小鼻子小眼的所谓理论家、政治家们,我要告诉他们:任何伟大的、宏大的理论都必须建立在能够找到的最小单位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就像参天大数也是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生长一样。因此,从过去的佛学,古希腊哲学,到今天的物理学,量子物理等等自然科学,有哪个不是对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位进行的认识和解释?例如佛学对人的一念的时间可以区分到“刹那”,即每秒有216000个刹那(4.6微秒);还比如圈量子引力论中的细小颗粒比最小的原子核还要小几亿亿倍。正如马克思说的:“没有党派就没有发展,没有区分便没有进步。”

用宏大的词句组织起来的政治理论恰恰是小鼻子小眼、毫无意义的政治理论的表现,正如马克思说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形态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如果说,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宣称只为反对“词句”而斗争,那就确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活动。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至于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修饰他们的要求:想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

前边说过人的解放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实现的。反动派们之所以不理解这一点,就是在于他们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阶级的对抗等等问题当作资本主义的缺点。在马克思看来恰恰相反,这种“缺点”正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恰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伟大的历史意义之所在。很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都犯了辩证逻辑错误,其关键之一就在于不能够在历史科学的思维中采取与物理科学同样的思考方式。马克思、爱因斯坦都说过,两个领域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在《资本论》序言,马克思专门提到物理学对自然过程的观察条件要比经济学简单,爱因斯坦给出了同样的回答。

比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抗换成物理学的角度,用圈量子引力论去看宇宙大爆炸前,一维量子被打破,物质引力相互排斥是量子的属性。换成历史科学是一样的道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排斥、相互之间对抗、斗争的关系恰恰是人走向实现自我解放的伟大征程的表现。

所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特点指出:“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也就剧烈。劳动本身只有在这种分裂的条件下才能存在。

因此,这里显露出两个事实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因此,一方面是生产力的总和,这种生产力好像具有一种物的形式,并且对个人本身说来它们已经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因此,生产力只有在个人成为私有者的情况下才是个人的力量;在过去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个人的个人的交往漠不关心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很狭隘的。另一方面是和这些生产力相对立的大多数个人,这些生产力是和他们分离的,因此这些个人丧失了一切现实生活内容, 成了抽象的个人,然而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作为个人彼此发生联系。”

反动派们看不到这种历史的、科学的意义,他们站在自己狭隘的,封建的、在对过去历史回忆的哀嚎中看待资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在对过去“美好时代”的回忆的哀嚎中与现实的残酷对比中就建立出一种对过去的自豪感和现在的自信。

在《历史规律》(二十七)中有一段话需要在这里再重复一次:反动的、落后的理论总是喜欢向人民和世界表达自己的良心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表达出国家的理论良心。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它的思维的抽象和自大总是同它的现实的片面性和低下保持同步。”马克思说:“它公然违反普遍承认的公理,它向全世界展示旧制度毫不中用:它只是想象自己有自信,并且要求世界也这样想象。”但是这样的理论是驾驭不了现实的,因此在理论上表达出自信,在现实中遭遇到挫折;在理论上提倡的,在现实中被排斥;在理论上信心满满,在现实中导致怨气冲天……现实不断的否定他们的政治思想,但是他们又不断的“创造”出更加抽象的政治思想,也就是理论越来越抽象、越大越宏大。马克思说:“他们头脑的产物不受他们支配。他们这些创造者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他们在幻像、观念、教条和臆想的存在物下日渐萎靡消沉,我们要把他们从中解放出来。我们要起来反抗这种思想的统治!”

马克思指出:“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也必定相信自己的合理性时,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生的世界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犯的是世界历史性错误,而不是个人的错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

对于列宁来说,他后来发现苏联共产党人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在1915年前后,在通过黑格尔的辩证法去理解马克思的理论之后感慨的说:“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以至于他后来对苏联共产党党员的评价是:“剥去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外衣,你会发现里面是一个大国沙文主义者。”究其根本,这些人不仅没有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意义,反而把资产阶级当作消灭的对象。完全不尊重个人权利,而把虚幻的集体主义凌驾个人之上。马克思一生为人类解放事业所构建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个人——被国家和政党消灭并代表了。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杜娜叶夫斯卡娅在《哲学与革命》中说的:“他们把马克思的解放哲学变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暴政。”

对此,列宁曾感慨的指出:“如果不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抱至深的敬意,就不能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因为这些革命家具有世界历史所赋予的权利,来代表曾经通过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使新兴民族的千百万人民走向文明生活的资产阶级“祖国”讲话。”

在今天,这一历史场景再次来到我们面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