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鸦片战争胜负论英雄,林则徐史观的发明或发现 -- 用心荐华

共:💬148 🌺946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是上纲上线了

第一:再说一遍,在引信技术没成熟之前,开花弹威力并不那么打。乌兰布通之战,清军的火炮从早轰到晚,轰了整整一天,才打了多少开花弹?

乌兰布通大捷之后,“武城永固大将军”这样的重炮为什么就退出了战场,这是因为康熙防汉吗?

雍正年间,清军和通泊之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清军立刻启动了武器升级计划。

到了道光年间,出现了杨遇春这样的常胜将军,这是防汉的结果吗?

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第二,清朝火器的技术发展的停滞,在一鸦之前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步。这是事实。

但是,这不能归因为防汉。

这是整个军事思想的问题。这一点我在谈清代的军工产业和军事的投入产出时已经反复提到了。

第三,我不想争论,清和明谁强谁弱的问题,只能说从现实层面看,清通过百年战争征服了游牧民族。不要认为火器出现之后,游牧民族就弱了,游牧民族玩枪玩炮一样很溜,不同时期的游牧民族还有来自瑞典,英国,俄国的军事顾问团。

第四,你下边的例子引得很好。

我一直再说这一点,战争的成败不能只关注武器的优劣。

做为满族的海龄装备没有汉族的关天培,葛云飞好,但是取得了更好的战绩。

这只能说明战争更多是关注战争本身,而不是什么民族。

清军和英军的武器有差距,食人生番武器更差,更加不思进取,武器肯定不如明朝,但是采取相对合理的战略战术,同样能取得一定战果。

第五,最后再说下我个人的立场,以民族来看待历史,这本身也是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在近代之前,不能完全套用现当代的民族观念去看待历史。

而近代之后,满人汉人都属于中华民族。满人的历史功罪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分析,这既是学术意识,更是政治立场。

通宝推:用心荐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