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乱后的曙光――唐肃代两朝纪实(完全版) -- 扶楠

共:💬53 🌺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乱后的曙光――唐肃代两朝纪实(完全版)

乱后的曙光――唐肃代两朝纪实

唐代这个颇有些传奇色彩的王朝,不乏盛世,亦不乏大乱。肃代两朝似乎素不为人所重视,也难怪,它的前面是由开元到天宝“天上人间”的转型期,后面又是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的所谓“小中兴”。然而,如果没有肃代两朝的靖乱与恢复,那么大唐后来的命运又会是如何呢?

时间走到公元756年,这一年,本来应该叫天宝十五载――尽管已经这样叫了大半年,却因为发生了太多的事,终于宣告了天宝这个年号的终结。

就在前一年,玄宗的干儿子安禄山起兵叛乱。

安禄山本来是想在玄宗死后再起兵,奈何朝中总有一个人在皇帝面前说他要谋反的坏话,又拿很多事来激他,安禄山一阵阵恼火,索性真的提前造反了。

那个总说安禄山要反的人便是杨国忠。我们也不必佩服杨国忠有此先见之明,因为他是与安禄山有隙,多半的原因还是想借此来打击他,这是权力场上的倾轧,并非是为了国家,否则也不会听说安禄山谋反而高兴了。

他高兴的太早了。显然“不过旬日,必传首行在”只是一个幻想。安禄山的强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也就是说,他们,包括唐玄宗在内,都低估了安禄山。

在安禄山成功的众多因素中,不能排除宗教信仰这样一条。安禄山所亲信任用的多是他本族人,而他在粟特人当中的地位则是汉族人无法想象的。曾看过《考古中国》中的一集,《发现虞弘墓》中就说,“禄山”其实就是轧荦山,即袄神出生的地方。那么关于安禄山的名字,有多种说法,据说在突厥语中,是“战斗之神”的意思,又有人考证出来是光明的意思,然而又有人说是“亚历山大”。总之不管他的名字究竟是何意,安禄山在粟特族中的地位是崇高的。

就这样,安禄山只用了一年时间,便打到了长安。

本来,他们路途中是遇到了麻烦,而且安禄山本人曾一度在潼关前抓狂。唐军兵力分散,而且国内之兵此时多不可用,平日未经训练,说是一群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可好歹还是能够抵挡一阵子。而事实是,最终唐军以错误的战略战术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因而长安的东大门潼关被攻破了。

唐军本不该轻易出动,尤其是像潼关这样战略意义重大的要道,更应该重兵把守,何况此时也并不具备主动出击的条件,如果这支唐军能像唐初那支玄甲军或是安西那支百战精兵一样,那么自然不必发愁了,难道谁还愿意被动挨打吗?因此对于唐军来说,在潼关拖住安禄山是个无奈的必须选择。然而,玄宗却杀了退守潼关的高仙芝、封常清,又从家中把病废的哥舒翰推到了战场。

这里想说说这三位将军。这三个人中,最先死去的是封常清,而随后被杀的高仙芝是高丽人,即所谓的蕃将。他们同时因为战争不利退守潼关被玄宗以战败弃地罪而杀,自然其中小人边令诚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两位将军接到诏书后都慷慨受戮:封常清死前将一道表章交给边令诚,表中看不到一句怨言,反而处处体现着对大唐的一片忠心,“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是有些愚忠的意思,我们至今看这道表都觉得很不忍,不知玄宗看后是什么感觉……而高仙芝则不承认“盗颉资粮”的罪名,他对部下说:“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话音刚落,军中都喊:“枉!”然而高仙芝还是从容赴死了。读到这里时,总会让人感觉很难受,不禁想起了同样因为坚守不战而被换下的廉颇,他没有被杀实在是很幸运了。高仙芝将军虽然是蕃将,然而他都对大唐忠心耿耿,可见唐玄宗宠信蕃将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他识人不明,宠错了安禄山。何况,不是蕃将,就不会造反了吗?

被换上来的哥舒翰,大家应该不陌生吧,他就是“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中的那位令人敬佩的将军。他接手潼关后,自然不像没头脑的赵括那样立刻出兵,他也采取了坚守的策略,自然,无论换哪个人,只要头脑还正常些,就不会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去送死。尽管郭子仪、李光弼也如是说,奈何杨国忠却惧怕哥舒翰谋算自己,劝玄宗不要错过这个机会。玄宗本来就想主动进攻,此时更是听信了杨国忠的话,派去了一个一个的使者,我们看到的情形是:翰不得已,抚膺恸哭。哥舒翰被迫出兵了。

这样的队伍出去打仗结果可想而知。唐军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就这样败了,连哥舒翰本人都被俘虏了,或者说,是被部下当作奇货卖给了安禄山,然而那个部下自己也并未得到好处,反而被杀掉了。所以说要想做叛徒也是有风险的,得到青睐的不少,而被杀的也有不少,所以叛变的时候,最好等着敌军或是自己手下把自己抓去再投降,要么就把戏演足了再叛变,这样子主动叛变的,只怕多半得不到好处。

在安禄山面前,哥舒翰又是什么表现呢?只见哥舒翰跪伏在地,说道:“臣肉眼不识圣人……”这里我不想过多的指责哥舒翰,战败他的确有责任,而且被俘后如此表现确实令人大跌眼镜,但是哥舒翰还是尽到了一个为将的职责,他也曾想过收拾散兵去把潼关再打回来,但是未及行动,就被抓了。

所有这一切的结果,不能不说与杨国忠有关,是他在这种紧急时刻还有心思搞政治斗争,“今日之事,非宰相之过”,直到这时,他还在想着事故责任人的问题,说不是他的过错,有谁会相信呢?不过,即使没有杨国忠,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去,因为唐玄宗本人此时的糊涂是不比杨国忠差的。

于是,在一个黎明,玄宗皇帝带着杨氏兄妹,带着自己的儿孙,偷偷的出了长安,将自己的都城和臣民们彻底的抛弃,一步步远离了他们……

玄宗皇帝带着儿孙和杨氏兄妹等人,凄凄惨惨的到了马嵬坡,发生了著名的“马嵬之变”,中国古典四大美人的杨贵妃香消玉殒。

关于这件事,后来很多诗人都是写诗哀悼贵妃之死,倒是唐末的郑畋写诗称赞了一番唐玄宗,说他能在此时杀贵妃,“终是圣明天子事”,可见还不完全昏聩。于是有人说郑畋有宰相之才,又有人说他是没心肝。其实不管怎样,玄宗此时都必须杀了杨贵妃。

军士们心中不满,颇有怨气,于是发生哗变,杀了当朝宰相,又逼皇帝杀了自己的爱妃,一切发生的都很自然,自然到甚至可以忽略背后的主谋。

然而如果真的没有主谋,那么这些人的胆量就实在太大了。有句话叫“敢怒不敢言”,很多时候怨尤是有的,但是胆量就不一定有了。放开玄宗此时还是一个很有威信的皇帝不说,单说当时人的观念,如果没有一个带头的人,谁敢这么做?何况此时也并不是“礼崩乐坏”的时候,就是真的“礼崩乐坏”,像隋炀帝大业末年,天下已经到那种地步了,军士们的怨言怎么也比马嵬坡这群人的怨言要大,但是要想谋叛皇帝,尚需仔细筹谋,而且最后是找了一个首领才敢于办事。那么,马嵬坡上发生的事变,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到当时的太子李亨身上。

公元618年,想要作乱的几个人找到了宇文智及,以他为中间人找到了宇文化及,当把那个天大的谋划告知宇文化及后,宇文化及“变色流汗,既而从之”;公元756年,想要“作乱”的陈玄礼找到了李辅国,以他为中间人找到了太子李亨,当把那个想法说出来后,我们看到的记载是“李亨未决”。――我们当然不会看到李亨高兴的跳起来的记叙,事实上也不会如此,起码的矜持还是要有的。

然而,有人劝李亨不要入蜀,李亨推脱了半天,最终他还是没有和李隆基一起去蜀地;有人劝李亨登基,李亨推脱了半天,最终还是当了皇帝。他似乎一直都很“被动”,但事实却是按着对他有利的形势发展。那么李亨貌似并没有同意陈玄礼的做法,但最终那还是发生了,也许史家并未记下他张口轻声说“可”的那一幕……

能不能指使是一回事,指没指使是另一回事。“为尊者讳”,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不过也许我们冤枉了李亨――哪怕冤枉的概率只是百分之一,也是要考虑的。但从动机上来说,李亨绝对有理由这么做。

自然,我们也看不到李亨说杨国忠怎么怎么样的坏话,但却可以看到杨国忠很害怕太子会报复他。之所以杨国忠会得罪太子,原因和李林甫不同。李林甫是站错了队伍,他当初提议立武惠妃之子寿王瑁,而当李隆基立李亨之时自然会害怕。而杨国忠则是因为妹妹是贵妃,说不定将来自己能当上下一任皇帝的舅舅,所以和现任太子和不来是很正常的,至少他不会支持李亨。后来玄宗说要传位太子,杨国忠很是害怕,纠集他的姐妹一起上阵,终于把玄宗劝住了。既然如此,即使李亨原来不恨他,现在也是恨你没商量了。

在唐朝,不乏可怜的太子,被杀被贬的不提了,李亨是少数几个能熬到当皇帝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比较幸运,反正比在房州一呆呆了十四年的李显要好过了很多。但李亨太子也是很可怜的,他过的日子并不舒心,发愁的须发都花白了。

李亨能不愁吗,他可是有一大堆的榜样在前面呢。不再??嗦唐代太子之争,就只说说李亨的哥哥李瑛,他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被武惠妃所害,和两个弟弟一起被杀了。一气杀了自己三个儿子,玄宗大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今,玄宗又十分宠爱杨贵妃,李亨能不担心自己的处境?

但李亨这点又是很幸运的,因为杨贵妃虽然受宠,但是却没生儿子。如果杨贵妃要是有儿子的话,只怕李亨的命运不会比李瑛好哪里去。另外,杨贵妃虽然得宠,但似乎为人还算厚道,史家给他的责任也就是使君王沉迷酒色而已,还真不见怎么害过人。猜想李亨一面烧着高香祈祷杨妃不要有儿子的同时,也一直在念着“阿弥陀佛”……

那么现在,终于有一个机会可以发泄一下十几年压抑了……

于是,马嵬坡上的“惨案”发生了:曾经趾高气扬的杨国忠瞬间被分成了若干部分,而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则是“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救不得,黄埃散漫风萧索。

马嵬之变,可说是唐玄宗皇权受到了一次挑战。但这只是刚刚拉开一个序幕……

马嵬政变之后,玄宗一行人本应起身出发了。然而,众人说,蜀中很多将吏是杨国忠的人,既然杨国忠“谋反”,那显然蜀地是去不得了。

于此,玄宗心中有数,他当然知道杨国忠“谋反”的真相――谋反的人还指不定是谁呢。这个只能说算是众人不愿入蜀的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应该还是真的不愿意入蜀。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人猜测说这是李白劝玄宗不要入蜀,但事实上李白当时知不知道这件事还是另说,而当他知道之后多半玄宗已经入蜀了。

那么,如果不去蜀地,又去哪里呢?总不能在此地干坐着呀。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去灵武,有说的回京师,也有的说去太原。说去太原的,不是昏了头就是过度乐观,以为皇帝真是天之骄子刀枪不入。当时潼关失守,长安都呆不住了,何况更靠东的太原?就算太原本身还能守住,可是难保路上不出什么事。而说回长安的,不知玄宗听后有没有气的半死――如果回去的话,当初又何必来?敢情来了一趟就是给你们找机会杀我的贵妃啊……而当听说有人主张去灵武时,李亨的心里大概一颤――不过,玄宗对那里兴趣不大,李亨大可以放心。很明显,玄宗对于蜀江水碧蜀山青更有兴趣,很想见识一下“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的险要,还有,也许玄宗早就想感受一下八百里栈道带来的刺激,只是一直公务在身,脱不开身……

究竟韦谔还是有头脑的,也比较符合实际,说现在根本没回去的希望,大家也只能将就着先去扶风。于是一行人就要动身了。这个时候,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民”出现了――“宫阙,陛下家居;陵寝,陛下坟墓。今舍此,欲何之?”不知这话有没有经过史官加工,这群老百姓们说话水平还是很高的,对偶都用上了,怀疑是不是唐诗太普及,所以随便用点什么修辞根本不算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玄宗不想听下去,于是让太子留下抚慰这群水平甚高的百姓。后来玄宗一定认识到,这是他一辈子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

在太子面前,这群父老们又说话了:“至尊远冒险阻,吾岂忍朝夕离左右。且吾尚未面辞,当还白至尊,更禀进止”――真不愧为我大唐百姓,说出话来就是不一样,有见识,有胆量,有气魄!直让人怀疑是否有人指使。太子当然不答应,反正他不同意别人的劝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吾岂忍朝夕离左右?”你们怎能这么劝我,我怎能不管我老爹?李亨跋马就要西行,但如果没人拦着他,估计也不会真走,当然也不会没人拦他。这次,重量级人物终于登场了,一个是李亨身边的宦官李辅国,一个是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两人劝道:

“逆胡犯阙,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今殿下从至尊入蜀,若贼兵烧绝栈道,则中原之地拱手授贼矣。人情既离,不可复合,虽欲复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召郭、李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更存,扫除宫禁以迎至尊,岂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区区温情,为儿女之恋乎!”

我不大相信李辅国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或者说,我更倾向于是建宁所说。至于两人有没有可能一起说呢?这不是在演二人转和双簧,这段话如果没有见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话,多半说不出来,因为这个看法实在是很有见地很有说服力的。这时李亨的长子广平王也劝他不要走而应该留下来,父老们则是一起拥住了太子的马不让他走。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太子李亨只好留了下来。我觉得李亨本人应该还是不想走的,跟着一起入蜀至多是接着当老皇帝面前的一个老太子,当时李亨都四十六岁了,这么老的太子殿下的确是少有的;而脱离了玄宗管辖的李亨就可以像三国演义里刘备曾说的那样:“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不过,幸好有了建宁的一番话,才使得李亨的脱离领导有了合理的一面。

只可怜,此时还执着马缰遥望东方等着儿子回来的玄宗,等回来的却是李亨要留下来的消息。“天也!”玄宗只说了这一句,而这一句就足以表达一切了。表面上看,说的是天意,但什么是天意呢?太子的“背叛”?自己现在这个凄惨的处境?还是其他的什么?总之,不管什么都好,玄宗当时应该说已经明白了刚刚发生了什么,也清楚将要发生什么,以及将来还会发生什么。总之,就是看透了一切。因为他自己有类似经验,只不过当初他扮演的是相反的那个角色,而且他可是对他父亲很客气的,甚至都不用逼,睿宗自己就让位了。而今,玄宗从太子这个辞行中看出来将来自己也难免走上当初自己父亲走的老路,而且比自己的父亲可要惨的多。于是,明智的玄宗把后军分出两千以及飞厩马交给太子,嘱咐这些人太子仁孝可奉宗庙,要好好辅佐,然后让寿王瑁和高力士把东宫内人送回太子身边,令高力士叮咛太子不要挂念着他,“西北诸胡,吾抚之素厚,汝必得其用”,甚至宣旨要传位太子――总之凡是支持太子的做法李隆基都做到了,即使现在不做,早晚也得这么办,而且让人逼着干就不好了。

一切办完之后,大家各奔前程。玄宗一个心眼的想去蜀地,可是大家不想去,怎么办呢?既然不想去,那就不要去。望着眼前十余万匹贡奉的春彩,玄宗说要不这么着吧,现在听凭你们回家去,但我的家人就只好跟我入蜀了,不过我们也还是能到达的,“今日与卿等诀别,可共分此彩,以备资粮。若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各好自爱也!”言罢,玄宗老泪纵横。这是他这一生中第二次这么凄惨了(第一次自然是在马嵬的君王掩面救不得)。于是大家也都跟着哭了起来,反而坚定了跟随玄宗入蜀的决心。难免有人要怀疑这是不是玄宗的手段,那么我不想说这是他故弄玄虚,因为这种情境下做假能做到让所有人都信以为真,难度是极大的,即使玄宗被奉为梨园始祖,但实际上他是管看不管演,没经过专业训练的玄宗,只怕演技上是要稍逊同样没经过训练,却自学成才的太宗。总之,真也好假也好,玄宗这么一哭,倒省去争论的不少麻烦。

一路之上,却也没有什么障碍,只是在剑阁那里的夜晚,天下着雨,淋着檐下的铃儿,雨声中夹着铃声,或许还有杜鹃“不如归去”凄凉的歌声,令人闻之恻然。于是玄宗想起了贵妃,想起了以前的快乐生活,又想到现下的凄凉,悲从中来,做成一曲雨霖铃。后来著名的词牌《雨霖铃》即由此而来,还有一段京韵大鼓剑阁闻铃,说的便是这件事。

传说玄宗当时仔细的听铃声,竟然听出来铃儿唱的歌词是:三郎郎当。一笑。不过却是很恰当的,如果玄宗后期能够像前期一样励精图治,就不会听到铃儿的讽喻了。但是,人都是有局限的,玄宗也不例外。柏杨先生说李隆基是个“人渣”,原因是安史之乱使唐朝一下子从天跌到了地,而且人口锐减。虽然不同意这么刻薄的评价玄宗,但他后期的昏聩确实是一件至少令我们表示遗憾的事。如果说开元盛世达到了顶峰而盛极必衰的话,那么按正常规律也应该是逐渐下滑,比如汉朝在汉武时就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转折期。而李隆基开元与天宝的函数却是不可导的,可以算是阶跃函数了。数学上的一个理想模型在现实中找到了一个实例,这既是数学的幸事,也是唐朝的不幸。而这个不幸,不能不说与玄宗个人因素有关。唐朝总是会衰落下去,总要有一个皇帝来承受导致衰败的指责,不巧让玄宗赶上了,但他个人为此做出的“努力”却是不可磨灭锦上添花,李林甫、杨国忠不管真心假心,都曾提过安禄山要造反,但玄宗就是不听,看来真的是“天意”?

元宝推荐:不周山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