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打个招呼 -- 高三三班

共:💬155 🌺786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冻雨河友。我觉得我们说的不矛盾。权力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说生育是权力,那么对应的义务就是抚养孩子。你强调的是权,我强调的是责,加起来才是一个整体。

然而,封建文化里对于抚养孩子这个义务定义的太少了。直接默认:父母哪有不疼孩子的。何为疼孩子?解释权在父母。而关于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封建文化里定义得就太多了。按照审度河友的话说:

儒家的核心,三纲五常,从未变过,永远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无条件压迫和奴役

可见,传统封建文化养娃的动力,是父母对孩子绝对的控制权。现在这个控制权,已经难以维系了。

至于“站在国家民族角度”,我觉得养娃,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的问题。

这里打个不一定恰达的比方:如果一个有现代思想的人,穿越到红楼梦时代,穿到一个配小厮的粗使丫鬟的肚子里,生下来就是奴籍,那么,他或她愿不愿意被生下来呢?

再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杨改兰的孩子们有选择,他们愿不愿意被生下来呢?还有就是广西29岁生10个的那个,他的孩子如果有选择,他们愿不愿意被生下来呢?

所以我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生不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体社会环境。

----------

老河友有原生家庭问题的,还有hullo和关中农民。他俩都是从小被父母虐待。我呢,是成年后被父亲往死里虐。

其中,最让我愤怒的不是各种折磨,而是在我们的文化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钳制、压迫、奴役至亲之人的道德工具。

----------

我还是另举一个例子吧。

我在米国认识一个女孩(不是女孩了,比我还大)。母亲阿尔茨海默,国内有兄嫂。兄嫂以米国条件好为由,让女孩把母亲接到米国黑下来。这个病很麻烦,一刻都不能离开人(一不小心就走丢)。女孩上班把妈妈送到托老所(费用很高),下班全天候陪伴。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告诉我“我是月光”。她很不会照顾自己,经常下班后去华人超市买一份盒饭,和妈妈一起分吃。我教她蒸馒头、蒸米饭,告诉她可以用周末时间煮一锅肉、煮5个鸡蛋,够一周吃,买一些便于生吃的蔬菜(如小黄瓜),这样的话既可以保证一周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又省钱。

我后来建议她:你这样也不是法子,不如把你妈妈送回国,你可以找一份挣钱多的工作,多给钱就是了。毕竟国内人工便宜、只要钱到了,亲戚朋友也能搭把手。

然而,这个建议被她的兄嫂拒绝了,理由还是那么无敌:米国条件好(她妈的情况,米国政府可以是兜底的)。

最让我愤怒的是,她的兄嫂全家投奔她到美国旅游。而且告诉她:还是美国条件好,妈还是在米国跟着你吧。

如果当时我在场,我怀疑自己会不会直接一拳头砸在她哥脸上。妹妹年近5旬,孑然一身,没房子没钱没老公没孩子,做哥哥难道没有一丝内疚?把阿尔茨海默的妈妈甩给妹妹,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难道就这么心安?

这是封建文化里的一个现象:用道德大义的命运,像至亲之人索求无度。

=========

所以,我特别痛恨两种事:一是欺负穷人、为压榨穷人找理由、开脱;二是以道德大义为名向别人单方面提要求。

通宝推:拉拉的拉拉,老老狐狸,兰迪,海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