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言兴邦,国运无穷 -- 西瓜子

共:💬195 🌺1769 🌵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扫了几篇之后的感想

特地找了几篇来看,并非所熟知的红色,但意识形态是。轻松背后,实际比以往批判的那些更为恐怖。因为叙事过于明显,已经到了样板戏的程度。

无意贬低样板戏,这里是指样板、单调、脸谱。前提都是以某个时期的尖锐立场为基础,并且依然带有那种孤高的姿态——平等是以贬低民众和预设高于为前提的。以「知识」为核心,以「进步」为基础,并且是典型的「等待」拯救。

等价说法是,对象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处境,所以可以轻易的进行干涉,必须干涉。不仅仅用立场代替现实的复杂,而且是什么都可以替你操办。任何违背对象利益的行为,都以对象利益的名义出发。再加上以拯救知识为基础,已经近乎宗教。

强调知识的结果是,将原本由自性出发的思辨,简约为一种本质化的立场,甚至等同于一种生理性的情感。个体的原罪是对知识的漠然,是对拯救一无无知的愚昧。全然不顾那是复杂社会现实下的一个现象,绝不只是某种经济制度或者智识活动的体现。

看看被批判厉害的早期革命小说是什么样子?再怎么强调思想问题,也不会变成这种自命不凡。也不会变成什么都管。这种偏离,从结果上与明清士大夫、民国以后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没有任何区别。

那就是,我读书多,我没有骗你。我读书多,我高你一等。

当年部分共产就是这样,结果是全能主义、极权主义。这种庸俗理解就是被批为灵知主义的根源,也是当年部分党员始终远离群众的根源。这可不是简单的布朗基主义,而是牧者和羔羊、超人和庸凡。

而典型的红色作品,比如穿越类,由于是从头开始,涉及党建,这样无可厚非。有问题大家也都能看出来。但是什么题材都这样搞,事实上已经不是解放了。而是通过批判确立自身的唯一性,是在搞一言堂。一直停留在五四的阴影里,从未超出。

名字就不提了,只能说是女频的种田文,随便找来翻翻就知道。不过,这也可能是最近征文的影响,人家未必有这样的高度。也许这才是真正让人感觉恐怖的地方。不加分辨的使用,实际上是危害思想本身。

而且对所有领域的渗透,会让人心生反感。也许我们自持左派立场的觉得没事,可一般人不一定这样想。因为这实际是讲鬼故事,尽管是以不怕鬼为基础的。

如果说解放是指对阶级意识、阶级问题的描述越来越明显的话,的确如此。

但如果说解放是指清楚认识到,不管何种处境,张力始终存在。不会因为形式上的变化,信仰上的皈依有任何改变(要继续革命)。也能知道平等并不是通过肯定差异而存在的话(那样和 I forgive you 没有任何区别)。那么实际上还是在启蒙时期,从未解放。

  

这就好像一个人起床晚了,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他还是想着应该先吃早饭一般不切实际。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的问题,远比叙事里的更为可怕。

其实国内小说能够受到世界欢迎,恰好是因为远离这种叙事,远离通常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这不是说没有政治了,而是将政治退缩到普遍常识,隐藏在每件事的具体前提之中 。爽文只是一方面,对现实秩序(庸俗的说就是政治正确)的背离才是关键,所谓的“a breath of fresh air”。哪怕是社达,也包含了积极的自我实现。不再是所谓 destiny 和 universal human nature 的游戏。

现在完全是背道而驰。不是说反对这种题材,也不是反对红色小说。反对的是这种偏离的普遍存在。

又及:

上面是无法访问前写的。后来又翻了翻,发现连平常几乎没有政治叙事的类型也没能例外,要知道这类连女权都少很多很多。说实在的,政治令人讨厌不是没有道理的。不是因为政治本身,而是这些僵化所带来的氛围。

甚至有些压根就是红色叙事套个皮,就像缩写加+替换关键词。规整的以为是机器生成的(10年前就有故事的过程生成了)。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新时代新宣传,那还不如回到过去呢。九十年代前的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从这个角度讲,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家更喜欢浮浅的东西。为什么对那些艺术化、(新)现实主义的作品感到反感。因为大家并非一无所知,也非没有只有主角才有的优秀品质。

通宝推:燕人,一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