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言兴邦,国运无穷 -- 西瓜子

共:💬195 🌺1769 🌵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与阁下唯一的分歧:金庸是白左还是赤裸裸的右派?

首先表个态:随着年岁,我越来越不喜欢金庸。阁下很多观点,我是赞成的。我批判金庸,很早也很多次了,尤其是他为港英殖民当局洗地的表现:”港英当局每次开枪杀人,查某人必跳出来写帖子洗地“。

我对金庸的定性:不是虚伪的白左;而是从头到尾、从不掩饰的、赤裸裸的右派。而且在港英当局镇压、屠杀香港左派群众运动时,他就是帮凶

至于在他在小说中,论及的战争正义性,相形之下,倒成了小节。而且,”比如战争正义性不提“ ----- 那么,郭靖拒绝带蒙古兵南征,为大宋守襄阳死节,算不算金庸也曾提及了战争的正义性?

金庸甚至在小说中,也不装白左,以至于他与公认的左派梁羽生,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

点看全图

这个大受读者欢迎的专栏只存在了三个月便戛然而止,为什么?因为金庸早在50年代后期,就丝毫不掩饰本人的右派面目,无论是在自己的武侠小说中,还是在与左派的社会政治论战中(用邓小平的话讲:“他多年和林彪、江青笔斗”)。

所以金庸最好的朋友倪匡评论:

”《射雕》中,金庸还在强调群众力量,强调集体,尽在个人力量之上,这种观念,集中在君山之会,郭靖、黄蓉被丐帮逼得面临失败这一情节上。但是这种观念在一再强调中,实际上已出现了崩溃的迹兆,实在无法再坚持下去。个体的力量在前头,金庸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接着又写了郭、黄二人,打败了丐帮的大批人。英雄人物,毕竟是个体的、独立的。和群众的盲目、冲动,大不相同。

这种群体观念崩溃的迹兆,始于《射雕》,而到了《神雕侠侣》,杨过在百万军中,击毙蒙古皇帝,已彻底转变完成。自此之后,金庸的小说中,始终是个体观念为主了“

金庸就是一种完全突出个人、漠视群众的个人英雄史观,这才是他绝大多数小说的基本叙事框架。

即便是白左,也不敢公开讲漠视P民呐。所以我很难把金庸归于白左,尤其是作为白左的典型代表----在漠视群众方面,尤其是镇压左派群众,他比白左,赤裸直白多了,也恶劣多了。给他挂一个白左的帽子,只怕会误导相当多的年轻人,容易让他们忽略金庸在港英当局残酷镇压左派群众运动中的帮凶表现----即使是白左,会为诸如文革期间港英当局镇压左派群众、2020年美国镇压黑人运动洗白?白左当然是鼓吹街头运动的嘛。

所以,我不认为金庸是白左,金庸连白左都不配,虽然白左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当然,金庸也从来以右派自居,从不屑与白左为伍。

当然,也有极为欣赏金庸这种叙事框架的,比如:

点看全图

邓小平还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中国大陆最早的读者之一。当金庸小说在内地尚为“禁书”之时,1973年3月,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小说,并且对其爱不释手。

邓楠见到金庸,告诉他说:“爸爸很喜欢看你的小说,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看几页。” 邓小平读武侠小说并非完全是为催眠和消遣,他能够将自己的命运联系书中人物的命运思考人生,获取人生的精神力量

邓小平决定通过金庸向海内外传递中央新的对台工作思路。为何一定要通过金庸?邓小平认为:金庸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在华人世界有号召力。他多年和林彪、江青笔斗,在海外有忠厚正直的好名声,台湾对他也有好感。

这就是人以群分了。

通宝推:树袋熊毛毛熊,燕人,起于青萍之末,陈王奋起,一着,acton,破鱼,赤之忤逆,阴霾信仰,心有戚戚,四方城,寒冷未必在冬天,空中吴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