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75 -- 胡里糊涂

共:💬286 🌺3173 🌵6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高考要避免精英封建等级主义

多数人的能力和兴趣是多样化的,劳动和工作热情也表现在不同方面,而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不是按考试分配,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是保障所有劳动者在各行各业都能享受公正的待遇和平等的幸福,而不是把高考当成封建科举,以考试成绩为准绳,把年轻人分成三六九等,清华北大为特等,985,211为上等,其他普通高校为中等,中专技校为下等,其他走向社会的为贱民。这就完全歪曲了高考的本来意义,就是让想读书,爱读书的人进入大学深造,将来搞工程,做研究,而不要干插秧,干卷烟。

当年的封建科举是为了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占年轻人总数的比例并不高,多数人还有其他出路,士农工商,干插秧的农民地位也不算低。而扩招以后,高考影响之广,对年轻人的牢笼和束缚,要远远超过过去的封建科举,又根本没有彻底解决之道,因为考试就是要分三六九等,但人人都可以是不同的天才,你考试好,我插秧好,他卷烟快。国家是应该鼓励百花齐放呢,还是应该鼓励所有人挤独木桥?又拿什么去鼓励百花齐放?

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院校的排名总是要分的,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要分阶级,而即便是考上了,更是按学校名次分等级,所以说这是新的封建等级制度不为过吧,哪怕高考是绝对公正的,但出题考试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如果考动手,比如考插秧,城里人完全不是农民子弟的对手;如果考卷烟,有钱人完全不是工厂子弟的对手,难道搞农业生产和搞工业生产就应该低人一等吗?毛时代也好,西方国家也好,一个熟练的农民,一个熟练的技工,其收入并不比白领低多少,而因为入行早,有加班费,总收入甚至超过白领,由此开始创业做老板的更是多如牛毛。

人的能力和爱好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对人的劳动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孩子小时候就动手能力强,干插秧,干卷烟比很多书呆子强,他们可以十年毕业后(5+3+2)就经过操作考试进农场,进工厂工作,掌握一技之长,尽早创收挣钱,然后根据技能提高而工资不断提高,等到干几年遇到瓶颈或觉得太简单,想读书了,可以再根据专业工作经验,进入相关的中专、大专深造,学习农业、工业、或有关的其他学习方向。如果以后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和突出,可以择优转入对口的大学深造取得大学文凭,再搞深入研究。这样工作一段,学习一段,再择业工作,就有的放矢得多。

相反,逼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等大学毕业后其实还是白板一块,什么都不会干,又没有那么多的高端工作等待,很多人再回去干插秧,干卷烟,白白浪费高校的教育资源,就是为了通过高考来实现封建等级划分,这样来实现社会公正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无论是毛时代,改开初期,还是西方国家都不是这样的,见怪不怪,其实很怪。

通宝推:朴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