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我知道的关于包产到户的一个小故事 -- Swell

共:💬181 🌺785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改个名称叫“拓展训练”就好理解了

那个时期(72-76年)的大中小学刚好我都了解一些。

72-76年,讲“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中学去学农,我妈当时是高中班主任,每年都会带学生下乡学农,时间不长,距离也不远,但也要带铺盖卷。这是学农,一帮子在城市里长大的半大中学生,并不指望他们真能给农民帮多大的忙,主要是对学生的教育锻炼。这事在包产到户之前就没有了,四人帮之后,整个教育都转向了,有高考了。

小学生也会去学农,我们当年就曾去最近的生产大队,拿镰刀割稻子,那是我唯一的一次割稻子,赤脚踩在放干水的稻田里,黑泥软软的。那时发现课本上说的拾稻穗,大部分稻穗实际上是嵌在湿泥里的,我还一直以为(画上画的)地是干的。小学生,也就去干个一两天,体验体验。

这样去工厂农村其实不大方便,也影响人家的工作,后来很多中小学就自己办校办工厂、校办农场,这样学生学工学农就比较方便了。我当时在新闻简报电影上看到有的中学办了校办工厂,十分神往,不过我们学校最终是办了两个小农场,一块就在小学部边上,给了小学部,我记得种了一季红薯,每个班自己种自己收,收红薯的时候各班教室都堆了一堆,每个同学分几个带回家。中学部也有一块地,种了一季棉花,也是自己种自己做田间管理,收获时自己采摘棉花,但这个棉花收上来就没分给学生,学校集中起来晒了晒,也不知道给送到哪去了,可能卖给纺织厂了吧。

那时日常还有一些日常的支农支工小活动,比如积肥,收集废钢铁,一般以学雷锋小组的每周活动的方式自己进行,到时间统一交到学校。我们积肥也就是去各村垃圾堆翻找各家扔的煤灰草木灰,说这是上好肥料,送到学校堆在操场,弄个大筛子全部筛一遍,然后学校弄了些小推车,然后就浩浩荡荡,校长老师领着孩子们给推到生产大队去了。

大学的大人们可就是真要干农活的,主要是每年暑假去农村支援双抢,大概一个月,据说那个是真累,老师们回来一个一个都晒得黑黑的。

通宝推:潜望镜,猪啊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