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共:💬480 🌺2201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充一下,《九章算术》的算法发展和当年汉朝的税制有很大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九章算术.方程>章中有大量测算各种品质稻禾的算题,其实就是就是由汉朝官员定土地产量抽税这种抽样审计过程产生的。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 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 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答曰:上禾一秉九斗四分斗之一。中禾一秉四斗四分斗 之一。下禾一秉二斗四分斗之三。“群物总杂,各列有数,总言其实,令每行为率“——<九章算术.方程>

后来这套税制崩溃,改为根据土地面积收税,均田制加定额税。汉朝这套由定率田租制带来的精细的计算方式就“退步”了很多年,我们能看到后来的算书比如《五曹算经》上就有大量按比例估算土地面积的速算法,汉朝的开方法之类的精细算法被抛弃不用。再到后来的历法更新的需求才使得数学往新的方向发展。

单纯拿某个高深的数学命题来衡量古代数学水平没啥意义。无论东方西方,在19世纪微积分广泛应用前,都有大量古人的某些“高精尖”的数学探索失传。

古代的技术发展本身就不是线性的,而是相当繁琐杂乱的。我们现在看起来数学从初级到高级的课本本身就是整理过,省略了大量数学家不同方向的探索内容而编写出来的。

对了,朱元璋是挺信天人感应的,甚至关注天象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给手下发过一堆基于占星术的占卜来卜算军事行动的凶吉。

朱元璋自己就说过:吾自起兵以来,凡有所为,意向始萌,天必垂象示之,其兆常见,故常加敬省,不敢逸豫。

《阅江楼记》有:朕畏日蚀,自谋心,欲役囚徒建阅江楼于狮子山,朝无谏者,上天垂象,责朕不急,朕心惶惧,即日念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