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程碧波:纹明,《几何原本》来自中国的证据及其在西方的错误传播 -- hwd99

共:💬264 🌺1337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最早应当是用的纸莎草 -- 有补充

在欧洲纸莎草普遍使用到8世纪左右,埃及一直用到9世纪。后来失传是由于中国造纸术传入对其的冲击。到9世纪末基本被中国纸、动物皮纸所代替。但在少数地方仍然使用,例如教会直到11世纪左右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纸莎草。阿拉伯人到11世纪末也还在用。

纸莎草本身在潮湿的环境下不易保存,所以只适合埃及的沙漠气候或南欧的地中海气候下长期保存。成本比兽皮纸低,和中国纸相当,不过原料不如中国纸多样化,不是随处可得。

西方人的确有托古伪造的传统。例如色诺芬就被冒名。所以现在有 色诺芬 和 伪色诺芬 的区别。即使是标明 色诺芬 的著作也未必就是他本人写的。这在中国也一样。《庄子》也不完全是他自己写的。大多数的先秦古籍其实都是汉儒在整理过程中加了私货的。

但不能以此来论证所有的古希腊、古罗马文章都是后世伪造。按国内“西方伪史”的讲法,这些东西都是文艺复兴后,尤其是启蒙时代甚至是拿破仑时代伪造的。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托古,要么有政治目的,要么有经济利益。文艺复兴到拿破仑时代,托古有什么政治目的?有什么经济利益?何况中国的托古只是偶尔一两本书。如果古希腊古罗马的文献全部都是托古,这得多大一个工程。当时西方谁都搞不出来。何况阿拉伯人之前还搞过百年翻译运动。总不见的阿拉伯人给自己找祖宗找到希腊去了。(土耳其倒是也曾经自称罗马,但这也是从后朝灭前朝继统的观点出发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如果只是从成本来说,中国古籍就更没法说了 -- 补充帖

例如前四史的《史记》约52万字,《汉书》约75万字,《后汉书》约90万字。《三国志》最短约38万字。考虑到晋朝纸张已经普及。《后汉书》和《三国志》可能是写在纸上的。但《史记》和《汉书》应当仍是写在竹简木牍上的。

根据出土文物推算,一片竹简平均写30-35个字,《史记》一书需要约一万五千片竹简,重约50~60公斤。《汉书》则需要约两万片竹简,重约75~80公斤。

多说一句,中国现在有怀疑西方伪造文献和历史的,也不乏全盘否定本国出土文物的,甚至说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竹简木牍和甲骨。全部都是在过去一百年里伪造的。例如这位:炮轰“甲骨简牍”第十七弹|以假乱真的简牍学

呵呵。

家园 维为伪学考:被歪曲的史学背后,隐藏着什么? -- 补充帖

补充一篇别人对“西方伪史论”的评论:维为伪学考:被歪曲的史学背后,隐藏着什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