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与月之回忆河友探讨一下虚无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共:💬1308 🌺2431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点补充

我个人认为,如果决策者还算清醒,是不会盲目反对别人谈黑暗面的,同理,也不会盲目赞成别人谈光明面。

凡事有利有弊,一件事能不能做,就要看是不是利大于弊。怎么才能判断出来呢?要结合时间、地点、人物,就像众所周知的那句话,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人一块做正确的事。所以,显而易见的,在某些情况下,大谈黑暗面是弊大于利的,在另一些情况下,大谈光明面也是弊大于利的。具体是哪些情况呢?这就比较复杂。

这样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你这个把门的审时度势的能力如何呢?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一般而言,“大调子”由最高决策者定,具体到某个分类里,部门负责人定”小调子“。并且最高决策者在定”大调子“时一定会附加一项说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搞一刀切“,然而,但是,后面就不用我说了,懂的都懂。

所以呢?

所以如果对李杨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的话,那么《盲道》所遭遇的不幸,李杨自己是要负责的。李杨是在面对公众谈一个社会问题——他之所以选择拍故事片而不是纪录片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产生利大于弊的效果,显然他没有全盘考虑。这种考虑不周,说得严重一点,就叫德不配位。我们今天很多人可能已经习惯了这一点,每天都有N多人拿着大喇叭对着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说这说那。我不能说这是不对的——说不对也没有用,已然成了一种流行,只能说回头有一天叫人把嘴巴缝起来了千万不要觉得有什么委屈的。

如果要求不是那么高,那我们就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李杨好好拍电影,至于最后能不能过,不由自己决定,能过当然好,过不了那也只能认了。好比捏了一件陶器,能不能烧出来,不知道。

我后来看了一期节目,采访李杨(谈《盲道》),长达一个小时。我十分怀疑主持人在装傻充楞,有意给李杨一个机会,一方面吐吐苦水,另一方面也跟观众解释一下,多少能挽回一点声誉。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主持人值我去学习。这是真正的安慰。你的哥们儿有了损失,你伸出手拉一把,他能感受到温情,这很重要;同时你还给他找了一点实惠,多少能弥补一点,这也很重要。这不比几个人聚一块喝醉了又哭又闹高级得多?

附带说一句,我后来才知道,王宝强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盲井》。话说,王宝强”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