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实力的地位出发,谈谈欧盟 -- qdst2008

共:💬152 🌺68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振兴电子工业,促进四化建设

振兴电子工业,促进四化建设*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六日)

[quot]知乎就是资乎,只能在这里发全文了~~[/quot]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红旗》杂志一九八四年第十八期上发表的文章的主要部分。江泽民同志当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

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人们十分关注我国电子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多数同志主张,我国应该重视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挥电子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用先进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起我国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赶上先进工业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实现经济振兴创造条件。有些同志则认为,我国当务之急是重点发展传统工业,等把传统工业搞上去,有了基础,才能大力发展电子工业。也有人认为,我国人口多,搞自动化会造成就业难,等等。我们认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国务院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的一段话:“电子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别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它的发展,并把电子技术逐步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根据这个精神,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电子工业的发展。

诚然,目前我国传统工业还不十分发达,技术水平也不高,特别是能源、交通是四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该作为建设重点,加快发展。但是,怎样把传统工业和薄弱环节搞上去呢?关键在于依靠技术进步,把传统工业建立在先进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进物质技术基础的核心就是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和应用电子科学技术,可以为传统工业的建设和技术改造提供先进技术装备,注入新的生产力,同时又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压力。这也是解决能源、交通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据预测,我国电力工业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监控和调度,每年仅减少停电损失就可达二十余亿元。一九八○年,我国火力发电二千四百多亿度,如果采用电子控制等先进技术,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可减少煤耗二千三百万吨。煤炭、石油、化工等部门采用电子技术进行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和经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铁路运输如果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营运管理,据国外经验,一般可提高运输效率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我国即使按提高百分之十测算,可节省大量货车,一年可多运两亿吨左右的物资,仅铁路系统即可增收十亿元以上,因加速物资周转而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更为可观。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采用电子技术,可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引起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所以,在现代化建设中,电子工业要以传统工业为基础,而传统工业的发展和改造又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支持。加快电子工业发展,并使其有一定的超前期,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雄厚,这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搞自动化的必要性。在我们国家,搞自动化,主要不是为了把人顶替下来,而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用同样多的劳动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时,我们在进行科学实验和社会生产的活动中,有许多工程和作业是不能单靠人的双手和器官直接完成的,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装备才能实现。如浩繁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微观结构和宇宙宏观世界的观测,高精度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和检测,战略武器的制导,大量的瞬息变化的社会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等,都要借助电子技术装备才能达到快速、灵敏、准确的要求。搞了自动化,在某些工序和岗位上会减少一些直接生产人员,但这些人可以转移到别的岗位上从事新的工作。

就是达到很高的自动化程度以后,也需要许多人监控技术装备,做程序设计、维护修理及辅助工作等。搞自动化可以促使职工队伍结构从体力劳动型向智力劳动型转变。电子工业中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还会为更多的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如软件业和信息处理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就要求大量增加从事软件制作、信息处理和技术服务的人员。

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电子技术,会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因为电子工业能为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广播宣传提供多种多样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教育设施和宣传工具,从而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传播,扩大教育面,提高教学质量。电子工业还向社会提供日益丰富多彩的家用电器,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电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这种情况同它在四化建设中担负的重任很不适应;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现代化建设对电子技术的迫切需求,电子工业正处于需要集中力量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目前我国财力有限,能用于发展电子工业的财力物力不多,又很分散;在新技术革命的启示和推动下,各地区各部门对发展电子工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可贵的积极性,但如果指导不力,也有可能产生一哄而起、盲目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给我们引进和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加快技术进步带来更多的机会,但同时我国电子产品也面临着国外电子产品更加激烈的竞争;目前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问题,不利于全国电子工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鉴于此,要加快发展我国电子工业,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坚持改革,勇于创新,认真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切实解决电子工业的战略地位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电子工业在四化建设中担负着为部队提供现代军事电子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电子技术装备、为人民群众提供生活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重任。新技术革命越深入,它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就越重要。因此,我认为,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把电子工业放在和能源、交通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来,重点扶持,加快它的发展。同时,要研究电子工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投资对策、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对策、技术引进和电子产品进出口对策、工业生产布局对策、电子技术应用和装备对策、智力开发对策等,作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

(二)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统筹规划,加强行业管理。

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复合产业,要求基础和整机、硬件和软件、单机产品和系统工程、生产和技术服务成龙配套地发展,还要求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生产规模与市场需要相适应。我国电子工业正处于新兴时期,各地区各部门都在积极发展,形势很好。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往往对投资少、见效快、市场紧俏的某些项目(如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微型计算机等的装配生产)争相上马,对基础产品和投资多、难度大以及应用量少面窄的一些重要项目则缺乏积极性。这有可能造成电子工业内部比例失调。为了把各方面办电子事业的积极性引导到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搞好行业规划,并在统筹规划下打破部门界限和地区界限,把全国从事电子科研、生产、教学、使用的力量组织起来,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大力协同;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实践、步子踏实的指导思想,对电子工业领导管理体制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改革,以政企分开为方向,简政放权,采用经济办法,促进企业改组联合和经济技术结构合理化。

(三)实行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

电子科学技术和电子工业门类繁多,面临的科研、试制、生产的任务很重,而国家的财力物力有限,百事待兴。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即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确定有限目标,集中力量抓最重要的产品、最关键的技术,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争取在有限投资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效益。在发展我国电子工业的战略部署上,近期、中期应该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微电子工业和微型计算机工业,力争在“七五”期间建立微电子工业的基础,以加速军事电子装备、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类重点产品的发展,加速这些产品向微电子技术基础转移,在新的技术基础之上实现电子工业综合协调发展。

为了集中力量保证重点,需要正确处理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对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等产品的科研和生产,要相对集中,选择科研、教育、生产力量比较雄厚和资源条件、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作为重点建设的基地,走集约化生产的路子,而对这些产品的应用开发则应该广泛展开:对技术上比较容易掌握、应用量大面广的其他电子产品,如有些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厂点可以相对分散些,但也要进行行业规划,并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素质等条件合理布局,重点扶持有优质名牌产品的企业增加生产,做到计划指导与竞争相结合。

(四)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和采用世界先进科技成果。

当代电子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为了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既要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又要采取阶段化发展战略,即在一定时期内力求在不同层次上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以保持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在国家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采用技贸结合、工贸结合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引进和采用适用的世界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力争跳越电子技术某些传统发展阶段,加速技术进步。在某些领域或项目上,我们可以实行逆向发展的模式,即对社会急需而我国目前又不能提供的产品,可以先进口元器件和设备组装生产,或进口整机,先从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搞起,在这个过程中消化吸收、改进创新,逐步实现国产化,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要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窗口作用,同时选择某些重点企业,赋予它们更大的对外经营活动的自主权,更有效地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在进一步对外开放面临国外电子产品更加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应该制定我国阶段性电子技术装备政策和对国产电子产品有限度的适当的保护政策,以利于我国民族电子工业健康发展。

此外,我们要注重智力资源的开发,抓好人才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科技队伍管理,继续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

我们还要重视新型材料的开发,为电子工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今后,应着重开发大直径、高纯度、高完整性的单晶硅及其他辅助材料,推进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的工业化生产,加快信息记录材料的研制、敏感材料的专业化生产和光导纤维及其他光纤器件、制品的发展。

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重视和关怀下,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协同,实行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我国电子工业一定能够振兴和发展,为四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