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见到的印度人 -- 宝特勤

共:💬38 🌺42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何,从它面对大事时的表现来看待

秦汉时代的匈奴,在冒顿的改革之下一举消灭了东胡,把东胡王的脑袋拧下来做成了酒杯。控弦三十万,人口估计也就一两百万,硬是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力敌汉朝两百年。郅支哪怕逃到了康居,只剩下几百骑兵,也借助康居发展壮大,最后哪怕是被陈汤斩杀,这种不屈不挠的劲头也是英雄人物所必备的。匈奴的实力,通过它面对大敌汉朝的表现也就能看得出来。

印度,它就是欺软怕硬,只会沾便宜的货色啊。洞朗危机、加勒万河谷,莫迪老仙哪怕有普京一半的狠劲,也不至于那样虎头蛇尾。就以匈奴来对比,印度也是不如的。十四亿人口,英雄意气还不如一两百万人的匈奴。

想当年,新中国刚成立,毛主席就敢派志愿军去朝鲜硬刚世界头号强国。那时大佬们开会,支持出兵朝鲜的也就彭总了。要是面对朝鲜战争也像印度这么耍滑头,后面哪来的苏联工业化援助?

一个人怎么样,临大事表现如何就可以判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如何,也可以从它面对大事时的表现来看待。美国人从俄乌战争就看出,俄国已经不是跟美国一个档次的对手了。从洞朗加勒万来看,印度更加不堪。

从另一方面来讲,印度又的确很滑头,洞朗加勒万硬是没有跳进坑,不然就是又一个乌克兰。也就是说,这个民族还是很聪明的,有明白人,只是没有大格局大魄力,只敢小打小闹,沾小便宜。这种国家,可以认为还太稚嫩,毕竟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经风沥雨才没多少年。所以我是主张解决了与美国的战略竞争争端之后就应该立刻把矛头转向印度的,悬首邸间,以示万里,不能让它这么积累经验成长壮大。

就好像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哪怕隋朝因此亡了国,唐太宗高宗依然锲而不舍,直至将其灭亡。今天的印度,颇有与高句丽相似之处,放任其壮大,必遗后世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