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睡前消息422文稿:马督工悬赏5万,保卫连花清瘟 -- 万年看客

共:💬184 🌺1404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百度搜了下

文章提到了很多以岭药业的研发细节,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条,是吴以岭成名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吴以岭凭借自己的推测,忽略各种专家的反对,大量使用虫类入药,治疗心脏病,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配方。有一次,他的药方包含蝎子,要求病人一次吃8克,病人搞错了,吃了四副药32克,不仅没事,心脏缺血问题还有所缓解。吴以岭由此断定,病人的反映验证了自己之前的推测,用虫子就是可以治疗心脏病,由此发明了后来起家的药物“通心络”。

这是知乎上的说法,和楼主帖子虫的说法一致。

有一次,吴以岭为一个冠心病病人开了4副方剂,每幅中加入8克全蝎,一共32克。谁知由于病人粗心大意,竟然一次将全蝎都吃光了。当病人惊慌失措地来找他时,吴以岭却惊喜地发现,病人不仅没事,反而原来的心脏缺血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次偶然事件让他的研究第一次得到了验证:利用具有通络止痛功效的虫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确实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经过理论和临床的验证,1982年,吴以岭大胆提出,冠心病中医的病理机制,包括络气虚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相应地,他将蜈蚣、水蛭、全蝎、蝉蜕等用到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上。这张薄薄的处方,就是络病理论的代表处方——通心络处方。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吴以岭就用最原始的药碾子磨制药物。在这原始的手工操作中,通心络和吴以岭一起名扬四方。

这是他们所说的文献。

简单讲,比较说法可以发现,他们的做法和他们所说的以岭药业是一样的。只讲了开头和结尾,中间的大量过程被忽略掉了。让人看起来以为前后是因果关系。但是目前没有更详细的材料,是无法说明的。

而且这个问题并不能通过历史解决,历史只能作为一个推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