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讨论的是人民怎么吃饱的,当然看总产更合适,播种面积当然有波动,但多增加的粮食总产总还是杂交水稻带来的,产量高人们就愿意保证其播种面积。
而且江西省稻谷每年播种面积的波动并不大,所以看亩产情况和总产是类似的:
1976年,早稻亩产232公斤,晚稻亩产140公斤
1985年,早稻亩产306公斤,晚稻亩产294公斤
早稻增产74公斤,增长 32%;
晚稻增产154公斤,增长 110%。
晚稻亩产的增产比早稻多80公斤,多增长78%,
同样可以说明这个时间段杂交水稻带来的增长远高于其它所有因素带来的增长。
情况还不止这些,此后江西省早稻的杂交水稻一直未有大的突破,87年以后就在300-320公斤上下徘徊,而晚稻的亩产则继续增长至350公斤左右。
1992年,早稻亩产312公斤,晚稻亩产358公斤,
晚稻亩产反超了早稻约50公斤。
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杂交晚稻:
1975年江西对杂交水稻进行优势鉴定和示范种植1179亩,获亩产450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此后种植面积年年扩大,1979--1981三年连续突破1000万亩大关,占全省水稻总播面20%以上。此时期,杂交水稻全属晚稻组合,除主要组合汕优2号外,江西还种植、推广过汕优4号、威优6号、汕优6185、汕优.3号等组合。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使江西晚稻单产和总产大幅度上升,改变以往晚稻低产的状况,使早、晚稻产量的比例由1976年的1.55:1提高到1984年的1.05 : 1.0。
杂交早稻:
杂交早稻的试验示范,江西在80年代初就已开始,由于组合优势不强,增产不显著,当时群众对杂交早稻有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的看法。
1987年以后,杂交早稻略有进步,但仍远不如杂交晚稻。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25 懒厨 字1968 2022-02-20 09:21:04
🙂所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杂交水稻的增产非常显著 23 qq97 字1573 2022-06-11 00:39:00
🙂比较亩产比比较总产更合理 5 假日归客 字1320 2022-06-13 05:04:23
🙂可能各省的情况不大一样
🙂江西省自己的记载是这样的 5 qq97 字929 2022-06-13 06:36:26
🙂我知道种子是个变量 2 懒厨 字223 2022-06-12 09:04:38
🙂还有一种小麦,也非常高产 3 陈王奋起 字99 2022-06-12 05:22:53
🙂李振声的远缘杂交小麦? 15 qq97 字1095 2022-06-13 03: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