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现在的上海,一定确确实实有这样的人,因为我对那里的情况,是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手感受的,“家飞”并不是个别的或者是特别的现像。
我可以补充些背景供大家脑补:
1. 不要看他是上海的乡下人,他一定有不只一处的市区的房产,不单是因为过去的农田征地补偿政策;就是因为过去的农民一定会住私房的,一旦拆迁后得两三套房也是普普通通的事。
2. 他绝对不会缺钱花的,作为独子,家里的现有的一切,将来也都是他一个人的。没有经济压力,他怎么会与老板斤斤计较呢?
3. 他清秀和聪明,轻轻松松地干着自己有兴趣的有变化的事情。他也没有不良生活习惯心态平和,十个小时花在工作上也不觉得枯燥,也是很正常的。
不要把他和那些“外来哥”和“外来妹”相提并论,那些穿着光鲜的“小白领”们,满头灰土的建筑工人……,因为他们没有那个福气来“躺平”的。
我托朋友才安排了工作的一位亲属,不通知我,年纪轻轻就自己砸了铁饭碗“退休”了。还振振有词,埋怨领导和工作环境。因为他父母拥有最佳地区的房产,将来卖了后,换两套自己住后,还能留出一生一世不愁吃不愁穿的开销呢。
楼主写实的故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个人会在以后有时间时,也试一下探讨这些案例。
为了让个案更有普通性,更有说服力,这里先再加一个吧:
我有一个朋友的亲属,基本上就是另一个“家飞”,眉清目秀,性情温和,不过差异是祖父一辈是上海农村人,父母是回城知青,自己是七零后的主,自己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全家也因此而早早地进入了小康。他在中专毕业后,独自去深圳打拼过,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表现得是很不错的,也曾经差一点就结婚成家而留下了。
不过他后来还是回到了上海,家里也给了他一套房。他就安安静静的一个人独自生活下来了。他有专业,也干过各类工作,基本上也都是随性和随遇,断断续续,自得其乐。再后来,因为他深得祖父母的崇爱和信任,担当起了陪伴和照顾,就干脆只“玩”些股票而成了“巢男”了。他博读群书,喜爱音乐,兴趣也广泛,交友不多,基本生活是两点一线。他不贪不躁,也没有任何奢求。老人看他的股票亏了时,就会硬塞些钱给他,所以他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长话短说吧,这样下来,几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老人家都已经离开了,他现在已经不再接触任何股票之类的东西了。自己也是“半”个老人了,握上了方向盘,当司机兼装运,早出晚归的,一周休息一天。他婉拒过无数次提亲,有年纪轻的看中他的温和的(他依然是清秀年轻),有同龄的喜欢他的稳重的,也有富裕的年龄大一些的欣赏他的细心的……。他现在的主要享受,只是休息日的晚上独自地去听一场交响音乐会。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个人的感受 3 GWA 字183 2022-07-29 19:11:46
🙂“你费尽心思想要的,不过是人家顺理成章的事” 4 审度 字218 2022-07-29 06:40:48
🙂我的祖国奋斗了70年, 8 121gdi 字246 2022-08-14 04:56:11
🙂填加个脑补的背景
🙂没错,上海本地就是乡下人才有钱 1 shuangcheng 字160 2022-07-31 09:28:25
🙂加个案例 20 GWA 字1801 2022-07-29 17:11:45
🙂感觉象是:人比烟花寂寞 1 柴门夜归 字0 2022-08-01 08:18:46
🙂一个人如果自己没有创造财富 12 宝特勤 字127 2022-07-29 08: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