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扯几句爱国生意 -- 狂草舞茅

共:💬120 🌺914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看国内当时的教授们的工资

为七天河友提供一个材料,你可以看到当时的教授的实际情况,85年调整工资后,全职的副教授才1400人民币月薪。陈应该不是为了“钱”,88年到中国搞“兼职”的:

高校教师收入知多少?

对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的调查报告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处辉

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高校教师收入差距拉大现象越来越明显了。A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列入“211工程”和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际名大学之一。课题组于2000年6月对一大学教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选样利用校人事处在编人

员数据库,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340人。除出国、出差及不愿接受调查者外,共回收问卷291份。这是一个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人员聚集的群体,反映了中国l000多所高等院校的一般性特征。因此,这份调查结果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收入变化有多大?

  十年前:“脑体倒挂”现象严重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所获得的相应物质补偿,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的表现形式。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是结构工资制度,劳动报酬主要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等部分构成。

  从1955年开始,大学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一样,实行工作人员工资制,从而结束了包干制,这种工资制度一直延续到文革中后期。

  文化大革命以前,教授的工资约为工人工资的10倍,个别的的甚至还要高一些。这应该说当时基本上反映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工资多年不调整,这期间,大学教师的基本工资的大致水平是:教授月平均工资220元,副教授月平均工资164元,讲师月平均工资106元。与当时社会上的工人人均工资相比偏低,出现了脑体倒挂,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比喻。

  十年动乱后,为解决脑体工资严重倒挂,曾经于1982年调整工资,采取学历和工龄挂钩的工资政策,后又于1985年进行以职务为主的结构工资改革,进一步缩小了脑体倒佳的差距,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理顺脑体之间的工资关系。在1976年至1985年间,大学教师的月平均工资大致为:教授200元,副教授146元,讲师89元。从平均工资考察,这个时期大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比此前的一个时期还要低一些,原因是这个时期恢复了职务晋升制度,新晋升了一批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但工资不与职务直接挂钩、所以平均工资水平较前有所下降。

  经1985年调整工资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完善,高校教师的工资处于大幅度上升态势,基本上体现出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的工资差别,目前一大学教师工资(含随工资下发的各项补贴)基本情况为:

教授月平均收入为1900元;副教授月平均收入1400元;讲师月平均1100元,各级之间的工资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而教师与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则拉得更大。

  经1985年调整工资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完善,高校教师的工资处于大幅度上升态势,基本上体现出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的工资差别,目前一大学教师工资(含随工资下发的各项补贴)基本情况为:

教授月平均收入为1900元;副教授月平均收入1400元;讲师月平均1100元,各级之间的工资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而教师与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则拉得更大。

  近十年:增长幅度最大时期

  大学教师工资增长幅度最大的时期是在最近十年间,更确切地说是在1995年以后的五六年间。为理出大学教师工资变化的脉络,我们对在一大学工作四十多年,现65岁的一位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下简称F教授)做了访谈调查。基

本情况如下:

  F教授于1959年大学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当年为见习期,工资为6元,第二年定级,工资为56元,到1964年普调工资,为62元。此后经文化大革命后的1977年,13年一直没涨工资,到1978年又升一级工资,为69元。此后工资调整逐步进入正轨,到1993年,工资达到500元,现在(2001年)基本工资为1160元,加上其他各项补贴,每月工资条上的收入达到2600元。

  从2000年10开始,大学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适应创办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建立机构精简,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学校党政管理体系为目的,对学校党政管理机构实施改革。同时,为创建高水平大学,推进学科发展,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以建立新型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实行新的一轮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和校内岗位津贴制度。校内岗位津贴从2000年7月计发。

  各级岗位津贴标准:

  A类:校聘关键岗位(400个)

  l级全年津贴标准25万元

  2级全年津贴标准24.2万元

  3级全年津贴标准23.5万元

  4级全年津贴标准:3万元

  B类:校聘重点岗位(880个)

  5级全年津贴标准:2.6万元

  6级全年津贴标准:2.2万元

  7级全年津贴标准:1.8万元

  8级全年津贴标准:1.5万元

  9级全年津贴标准:1.2万元

  C类:基础岗位(1220个)

  10级全年津贴标准:0.9万元

  11级全年津贴标准:0.6万元

  12级全年津贴标准:0.3万元

  岗位总计:2500个,全年学校下发的校内津贴总额约为3900万元。

  这次实聘关键岗位386人:重点岗位938人,基础岗位1050人,合计2386人,实行岗位津贴制度后的一年里,又引进入才15人,并为他们设过渡性岗位。截至2001年9月,享受校内岗位津贴的人数为2398人。校内津贴制度的实施,使教师和受聘员工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