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 翼德

共:💬202 🌺667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至少举证了多个应用,你一个也没有。这就是不同。

光说如何,不说实际,谁不会?然后,你能不能随便找个诺贝尔奖的来给我解释解释是不是靠定量获奖的?接着,我难道没有说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是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你把经济学定义为经济科学,而无视大家的定义?即便是经济科学,不依然受制于经济学的概念框架?

这里和之前一样,不是漏掉标题,就是漏掉内容,特别强调自己的某个定义,就非得认为别人有多麽反对你。这里从来只是定义分歧,说的是马克思算不算经济学,而你说他是哲学,我从两方面,其一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虽然这被你归为哲学了,但所有经济学都有相应的价值理论和基本预设,不能仅从这方面反对。其二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这在现代早就过时了。但是我们不能只看马克思,而不看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后世的发展很少,但在宏观领域仍有不少应用。你不能拿微观的精准定量去讨论宏观。何况,即便是一般的宏观经济学,也不是精准定量的。

然后,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其实根本问题在于,你说的定量和预测是没有准确定义的,别人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我上面所说的其实全都有定量,但是绝对无法做到你所说的那种精准的预测,但大致趋势是没问题的。按照你的标准,绝大部分定量,都称不上是定量的,包括那些诺贝尔奖得主。比如的13年的有效市场假说,04年的时间一致性,02年的行为经济学,至于那些靠博弈论获奖的就更别说了,你都很难说他是“经济学”的。还有那些简单的,比如08年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获奖的成就之一),你能说你那种定量预测才是关键码?

其实崂山兄说的很准确,问题在于,你们的定义想延伸到哪里就是哪里,完全不用考虑别人怎么说的,自己之前怎么说的。也不用提供什么材料,光凭说就是对的。如果你认真看过楼上楼下讨论,你就会发现,就算你坚持经济科学的定义,和这个讨论也没有影响。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你在用这个概念覆盖经济学的定义,并给出某种盖棺定论式的价值判断。当然,这上面我已经说过了。

补:看到最新回复了。原来那就是精准……我姑且理解为你觉得奥肯定律能给出的数字是精准的,那实际应用呢?又该如何解读呢?中国的偏移又算什么?须知微观和宏观是不同的,宏观往往是一种近似关系,预测和解读带有开放性。而这里的争议恰恰是宏观……不管马克思还是精准。

通宝推:审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