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读史之我的浅见

读史其实是在做逆向工程。

很多人意识不到,你看到别人唱了一支歌,画了一幅画,写了一篇 文章,实际上你就在读历史。

假设说,你也是个画画的,你看某人画了一幅画,你惊呼:画太棒了,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做逆向工程了。

那么一般人做逆向工程是怎么做的?一点个人经验,再加一点别人的见解,再加一点想象,如此就调出了一杯鸡尾酒。然后自己把杯酒端起来,左看右看,觉得还行,逆向工程到此结束。这种逆向工程,十之八九是离谱的。

比如,我们经常听一些人说:你看那位科学家,取得了如此成就,他一定是有天赋,要么,他掉到某个洞里捡了一本天书。诸如此类。这些就是逆向工程所得的“图纸”啊。

那位科学家偶尔有空,跟年轻人(往往是年轻人,却不跟中老年朋友)讲一讲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其实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更不存在什么惊人的天赋,我就是认准了一条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我从来就没有想过也没有想到今天能取得这么一点小小的成绩,只能说,在这一路有很多人帮助了我。

N多人一听,谦虚了,太谦虚了。判断依据是什么呢?“小小的成绩”。怎么会是小小的成绩呢,这不是公认的巨大的成就吗?问题在于,在这位科学家看来,确确实实是小小的成绩。所以N多人他不信,“怎么可能?这么简单?”跟他脑中逆向工程推出的“图纸”,不是有距离,而是完全两个样子。

就拿 我自己来说罢。我自吹一句,在普通人这个圈子里,在历史业余爱好者这个范畴里,我说我是中共党史的专家,不算过份。怎么成为专家的呢?就是不断的阅读呀,尽可能阅读原始资料呀,从中心不断的向外拓展呀,少把别人的观点装到自己的脑子里呀。这个不断的阅读不是说我天天废寝忘食,也不是说我每天都读从来不落,而是说,在长约十年的这个时间段内,中共党史是我阅读的主干,其它的我也读,但处于次要地位。我没有觉得有多么辛苦,头悬梁、锥刺骨的,也没有把眼睛看坏,前段我去测还是5.2,更没有什么腰肌劳损。就是感觉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字就读完了,自然而然形成了对中共党史的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抗日是重大转折点,在读到建国后毛泽东和斯诺的对话之前,我已经就是这个看法了。等我有一回无意中看到了这个对话,我确实有些得意,毛泽东的话对我而言相当于一次考试,我及格了。

这是N多人所犯的巨大的错误,相信自己的逆向工程,不相信别人亲口所说的话。

读史易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只看史实,而不看人。

显然,这里的史实是狭义的,指的事件,不包括人。

或许有人会说,奇怪了?事件里怎么可能不包括人呢?一定会有人的啊。确实一定会有人,但人往往被符号化了或者说被解构了。

举一个小例子讲讲怎么叫把人符号化了。

如今有一种风气,喜欢大谈人性。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有七情六欲,不要把别人想象成无欲无求。比如说,你看这个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他也是胜骄败馁的,尤其是打了败仗之后,时常气鼓鼓的。

许多人认识不到,这已经把人符号化了:甭管什么人,我一定要找出他的优点,一定要找出他的缺点,一定要找出他的阳光面,一定要找出他的黑暗面。

所以很多人看一些历史剧他是怎么评价呢?我觉得这个好,你看,他把历史人物拍得有血有肉,彭大将军也会因为自己心里不痛快会找人茬。

确实如此,没有任何人是圣人。就拿(狭义的)胜骄败馁这一项来讲,没有任何人能完全克服。可是,每个具体的人他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放纵自己,有的人会约束自己。约束这种类型,又有不同,有的是强制型的,有的是圆缓型的,每个人战胜自己的招是不一样的。还是讲约束,它有一个成本问题,简单说,有的人需要费一番力气,有的人比较容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时间问题。有的人要花1个小时,有的人只需要3秒。这区别是很大的,为什么?人不是活在真空中的,而是活在现实中的。某些情况下条件只有5分钟,5分钟之内必须把自己调整到位,有的人他就办不到了,办不到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还是拿胜骄败馁来说。我这次讲一个粗线条的。你拎一桶水胜骄败馁,他是扛一座山胜骄败馁,能说你跟他一样,都是胜骄败馁吗?

张三对李四说,人人都会胜骄败馁,针对的是李四容易把人圣人化或者恶魔化。

赵五说,人人都会胜骄败馁,他是把人符号化。你看,这个英雄,他有缺点,这就对了。你再看,那个恶棍,他也有爱心,这也对了。慢慢的,在赵五心目中,所有人都一个样。因此,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赵五是把一个完整的人,解构成了优点和缺点两个要素。发展至此,赵五已然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了。

不管是说符号化还是解构化,其实都是物化人。读史把人给读没了,这个”本事“有点大哦。

就说到这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