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今人想理解古人是非常困难的

很简单,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变,人的思想变得厉害。所以,今人去看古人,极容易纸面化、逻辑分析化,或者干脆的说“理论化”,而极难做到实践化。

我所写的反封建,在于讲明,工业社会较之于农业社会是巨变,这种巨变的复杂程度难以用语言描述。我讲清廷的落后,指的是面对这种巨变,作为(治理国家的)政府它没有跟上。多数人面对巨变时,都难以招架。最近的例子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爆发,IT时代的到来,很多人都无法应对——多少人沉迷于手机。我只是在讲,清廷是肯定跟不上的(能力),它自己又认识不到这一点(态度,其实也包含了不肯放下既得利益),所以成了滑稽可笑的阻挡历史前进车轮的蚍蜉。

干脆的说,我所说的清廷落后,跟一些人理解的落后不是一个内涵。简单的说,面对巨变,中老年朋友是肯定跟不上的,肯定是“一边凉快”去的,只能靠年轻人。如果说,在这种局面下,中老年朋友还想发挥一点余热,那就是帮助年轻人解决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比如急躁啊。

再说通俗点,一个人他若年纪大了,他就得去观察社会,如果发现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在发生,那么就要识趣,主动让路。

我们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冲突?客观上是一个原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爆发了,主观上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中老年朋友不识趣。他要么还想指导年轻人。我经常听一些父母说,现在孩子沉迷于手机。我说,你不也如此吗?他要么是抱着既得利益不肯放。

从整个社会来讲,如果出现了巨变,矛盾一定是尖锐的。

从个人角度来讲,知道这个道理,就能跟年轻人和平相处。

当社会发生巨变时,年轻人也得识趣,不要以为自己能理解中老年人。年轻人的任务是跟上这巨变,成为一名弄潮儿。

毛主席当年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归是你们的。这话,既是讲给当年那些中老年朋友听的,也是讲当年那些年轻人听的。当年的中国,就在发生巨变。

不识趣的人是多数。

不识趣的中老年朋友就成了古墓派,想把年轻人拖进坟墓,成为自己的陪葬品。

不识趣的年轻人就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跟古墓派撕逼上,客观上成了陪葬品。

另,有东林书院,并没有东林党。东林党是无中生有的产物,当年就是无中生有。明朝党争这个说法实际上错误的。这是因为后人学而不精,不知道东林党是无中生有的产物,以为东林党是真实存在的,于是就有了党争这一说。再后来,就是以讹传讹了。党争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撕逼是真实存在的,到底是怎么个过程,来龙去脉怎么回事,这需要写一本专著。你如果有兴趣,不妨看一些明史专家的著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