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邓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为社会主义找一条生路 -- 伯爵08

共:💬218 🌺1693 🌵1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什么都没说清楚。我把朱琦的资料摘录如下:

1912年秋天,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的学生萧菊芳结婚。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 [2]

9月底,菊芳为朱德产下一子,朱德发现他右耳际有一根细细的“拴马柱”,遂为之取名“保柱”。生子4个月后,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于1919年6月24日病逝。

少年

未满三岁生母便去世,而生父朱德为祖国的富裕强盛在外奔波探索,朱琦就留在了故乡四川,由继母陈玉珍(朱德第三任妻子)在泸州抚养长大。

1937年朱琦被抓壮丁。

重回父亲身边

红军到达陕北后,朱德在繁忙之余,常会勾起对离散多年子女的思念之情。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的1937年8月,朱德到南京开会,从当时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昆明行辕主任龙云那里得知朱琦在他的部队里,就曾向在四川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周恩来吐露过。

周恩来颇能体味老总这番情愫,亲自布置人员依线索寻找,并将朱琦送往延安,据说当朱琦被带到朱德身边时,朱德不由自主地扳过他的头,在右耳际处轻轻摸索,当触到胎生的“拴马柱”时,便抑制不住激动喃喃道:“没错,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儿子。”

1938年,朱琦被送到中央党校学习,参加革命并入了党。

毕业后赴华北抗日前线,战斗中腿部中弹致残,由于伤病,1943年从前方调回延安,被派往抗大七分校工作,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队列科长。

在延安,朱琦和赵力平相遇了。为他们牵线的,是赵力平的顶头上司、抗大七分校校长彭绍辉将军。

然而他们秦晋相结的路程并不平坦。当赵力平隐隐约约听出彭绍辉的话里,含着要她和朱琦建立比同志更亲近的关系那重意思时,她惶惑了。

一来年轻的她根本没考虑过婚嫁问题,二来朱琦是德高望重的总司令的儿子。

接下来自然是回避、躲闪加踯躅,连朱琦邀她到自家做客,见一见朱德和康克清,她都没有答应。由普通的红军战士成为朱军长妻子的康克清,看中了赵力平的人品,也理解她的心情,就请女将军李贞、晋绥军区司令贺龙,帮忙做赵力平的工作。

1945年9月,七分校校部迁离延安,转移到晋绥根据地的内蒙古丰镇。

好事多磨,这一磨就磨了两年。1946年3月,赵力平、朱琦的爱情进入了瓜熟蒂落的时节。

就在丰镇,3月23日,喜欢当红娘成人好事的贺龙,为他们主持了婚礼。还在延安的朱德、康克清,终于等到了儿子新婚的佳音。

经过了晋绥、晋察冀的辗转,朱琦夫妇到达河北,和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委聚合。但新媳妇还未来得及同公公婆婆见上一面,她就和朱琦加入了由邓颖超当团长、黄华当副团长的土改工作团,赴河北阜平县搞土改。

1948年阜平的土改结束,赵力平随丈夫到西柏坡,才第一次与公公婆婆见了面。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她亲身感受到了两位老人的慈善、平易和温和,正如别人向她介绍的一样,她觉得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会很温馨和轻松。由于怕引起公公婆婆伤心,她和朱琦的第一个孩子,因环境艰苦只来到世间三天就早夭之事,赵力平就没有马上让两位老人知道。

此后不久,根据工作的需要,朱琦被调往石家庄铁路局。当他把这一消息告诉父亲时,朱德对他说:“你一直在部队工作,不懂技术,调到铁路局以后,不能当领导搞管理,要从头学起。”

朱琦先后当火车机车的练习生、司炉、副司机、司机。

1949年后,朱琦在天津铁路分局机务段工作。

晚年

(以下为朱琦妻子赵力平口述)

朱琦在“文革”中也受到了很大的牵连。因为爹爹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又有周总理等不时地保护,当时造反派不敢对爹爹太放肆。他们整不着爹爹,就拿朱琦撒气,批斗、抄家是家常便饭。

1969年6月,朱琦被送到山西榆次“五七干校”学习。当年年底,他从山西回来后,又被下放到天津附近一个叫汉沟的小车站改造,在那儿当仓库保管员,一直干到1972年,才给重新安排了工作。恢复工作后,由于劳累,也由于“文革”这几年的折磨,朱琦患了心脏病。

1974年6月10日,朱琦突然去世,没有留下一句话。孩子们都不在家,他们都当兵去了。怕爹爹经受不住这个噩耗,只对他说“朱琦突然犯病了,在医院抢救”。爹爹很担心,整整一个星期睡不好觉,总是问情况怎么样,还需要什么药,得到的答复也总是“还在抢救”。

6月20日,朱琦去世后的第10天,我们回北京去见爹爹。康妈妈才告诉他:“抢救无效,朱琦走了,追悼会都办好了,孩子们想回来看看。”那天,爹爹显得很虚弱,他看着我,喉结动了几下,好像要说什么,但一时没有说出声。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康妈妈,轻轻地拍了拍我,示意别再哭了。爹爹说:“你们开始不告诉我,这不对,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么年轻就走了,很可惜。他上过中央党校,受过高等教育,走得这么早,太可惜了。”

爹爹曾说:“假如我不在了,我没有任何财产,房子是国家的,还有这个桌子,全部交给国家,你们要不上。但是我有一部分书是自己买的,还有一部分是国家发的,你们可以看,可以拿去学习。我的会客室有一个主席像,这个你们可以拿走。”事实也是这样,康妈妈病逝以后不到24天,中央管理局就把家具全拿走了。

朱琦病故后,当时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对康妈妈说:“你看朱琦病逝了,可是力平一个人在天津,把她调到你们身边,对你们本身也是个照顾,对力平也是个安慰。”当时我也在场,康妈妈没说话,爹爹说:“力平在天津工作这么多年了,有群众基础,工作也不错,调到北京的新单位也不好参加工作,还是在天津好吧。”一句话否定了。(离休之后的1996年,我才调到北京。)秘书抱不平说,总司令太正统了,从来不为孩子说句话。 [5]

1974年6月,朱琦病逝,享年58岁。

---------------------------------------------------------------------------

以上,就是百度“朱琦”得来的资料,那用得着你来解释。百度上说的清清楚楚。

其中一段,朱琦的历史解释得很清楚:【1938年,朱琦被送到中央党校学习,参加革命并入了党。毕业后赴华北抗日前线,战斗中腿部中弹致残,由于伤病,1943年从前方调回延安,被派往抗大七分校工作,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队列科长。】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朱琦是上前线负伤的;1938年在中央党校学习,并在延安入了党;是残疾军人。曾经担任七分校队列科长,是正宗的抗战期间参加革命的‘三八式’干部。

朱琦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就已经担任我军的团级干部了;这说明,朱琦完全符合我党干部晋升的一切条件(否则怎么晋升到团级干部呢?)

但是,你看看他49年解放后,他还有过晋升吗?

没有。再没有了。

是他参加革命晚吗?

压根不是,在延安他就进过中央党校。延安啊。

是他有历史问题?

那他是怎么进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和入党的?

是他没人脉?

他是朱总司令唯一的儿子。

好吧,不晋升也行。干嘛要他去从火车司机干起啊。。

没他不行啊? 人家是个残疾军人啊。。

好,这也算了,为什么文革期间要批斗他、要整他?

还有,向轩也是啊。。

贺龙元帅的亲侄儿,正宗的烈士后代,还参加过长征,1955年就是中校团级干部了,结果到后来离休了,还是个团级干部。

再对比毛泽东和林彪的亲属在文革期间的飞黄腾达,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