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票记包子--当乡村教师期间的一次争议?D?D兼和神游LS -- 老票

共:💬36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小声说两句

俺也认为Y老师的做法不妥,虽然俺能够体会Y老师当时的心境。

对这种贫穷地区的孩子来说,一个支教者或者是教育者最要不得的态度就是那种救世主的态度,把自己摆在去拯救别人的位置上。这样做,无形中抬高了自己,贬低了学生,形成了不平等的地位。更糟糕的是,这样做让学生潜意识里面形成自己社会地位低下,什么都不如城里面的学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自卑的产生。在自卑的基础上产生的就是极度的自尊。带有这种思想的孩子一旦到了城里面,往往就不能正确的面对很多新鲜事物,尤其是对于财富和权利。对于以前未曾拥有的,就会尽力去争取。因为潜意识告诉他,只有拥有了这些东西,自己才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地位,才能够摆脱自卑。这固然是一种奋斗的动力,但也是一种摧毁之力。在俺身边,这样的不幸例子并不少。当然,很多并不是老师造成的,更多的是我们社会所形成的不平等观念所强加给这些孩子而造成的自卑心理。

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又云:“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让他们认识到这种差距去激励自己,而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宝贵东西。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轻易的抛下去争取别的看上去很美的东西。直到自己真的失去了,才明白自己曾经拥有过。发现每一个孩子最可贵的地方,告诉他们,让他们好好把握住,给他们以自信。只有当他们拥有了自信别人没有拥有的东西,他们才能够更加平和的面对更多现实的不平等。如何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珍贵,看到平时忽略的美好,我想这是教育者的智慧。

其实俺也只是说了一些空话。现在这个社会,早已不是老子所设想的那个无欲无求的社会了。竞争无处不在。不要说农村的人,就是城里面的人,哪一个不是害怕失败而时刻焦虑着?我们拥有很多,却并不快乐,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没有拥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到后来才看清楚。其实自己本没资格来拼说教育的好坏,毕竟自己没从事过任何与教育相关的事。我只是觉得,我们不能只看到大家都去争的东西,而要看到在那之外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拥有的东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