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金秋盛会 -- 神仙驴

共:💬5002 🌺45969 🌵60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浪潮下的个体应该怎么选择呢?是个永恒的哲学问题

张发奎回忆录最后一章,列举了一生中和自己有过交集的敌友们的人生结局。

49年后,张的个人选择是留在香港,既不回大陆,也不去台湾。

他活到了80年代,见到了老部下贺龙林彪的惨烈结局,见到了民主人士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的诡异结局,当然也见到了去台湾的白崇禧的郁闷结局。

当然,张发奎也同样错过了这些人人生一度的种种精彩,至于为国家民族做贡献还不算在内。

在回忆录里面,张流露出一种对自己当年run对了的庆幸。

也不知道贺龙林彪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白崇禧,他们在临死的时候,对自己49年时的选择,到底是后悔?还是不悔?

话说回来,张发奎还是有选择的,他承认和蒋介石一生分分合合,但是蒋在经济上还是很大方的,所以张在香港几十年,可以衣食无忧。

而浪潮中的小人物,即使想选择,其实根本就没得选。

人民、中华民族都是集合名词,由一个个个体组成但绝非等同于所有个体之和。雄主治下,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可期,但对时下的局部民众来说,要小心自身有可能是那个将要付出的”代价“。

不是有个美丽的故事,退潮后的海滩搁浅许多小鱼,小孩去一条条捡起来扔回海里。游客说,那么多鱼怎么捡得过来,再说谁在乎呢?小孩捡起一条,说,它在乎;又捡起一条,它也在乎。

这个故事后来的另一个结尾是,小孩决心去修大坝建水池,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小鱼搁浅的问题。任务是如此的急迫,海滩上已经奄奄一息和接下来退潮将要搁浅的小鱼,再也无人理会了。

不要去做搁浅的小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