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可以如何看待时事——以三年战疫为例 -- 自以为是

共:💬175 🌺908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驱动人的力量

大学时选过一门心理学凑分,当时提到过一个特别相信“正负反馈”的心理学家,表示他可以把任何人培养成任何人才。

我对这种陶醉自我的“科学狂人”自然是持否定态度,但驱动人的力量的确是值得研究的。

一个在A事件上很懒的人,恐怕在喜欢的B事上却非常勤奋;一个平时对人爱搭不理的小年轻,可能在属于自己的情感故事里掏心掏肺。

所以就很难说“懒”是人的固有属性,他“懒”的时候,只是没有足够的驱动力而已。

中学时期,我经常喜欢第一个交卷,因为当时和班里其他几个男同学互相较劲,我第一个交表示我比他们解题速度更快,比他们厉害。这是一种虚荣心,或者说是年轻时的激情,无论叫什么,都是一种驱动力。

所以能否踏踏实实做事,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与其说是做运算“就能”锻炼某个能力,不如说是你“想用”运算去锻炼什么能力。

同样让小孩坐在那里做题,有的家长给孩子许愿:说你做完就能玩一会游戏;有的家长逼迫孩子:说你不做完我打断你腿;有的家长搞攻心术:说你做完以后会比其他小孩都厉害。

结果同样是做题,因为面向了完全不同的“驱动力”,所以锻炼的结果有巨大差别。

至于解题本身的能力嘛,那要么是理解,要么是算力。理解是灵感和思路,只要知道它的存在,便是熟能生巧的问题;算力则是可以用种种方式锻炼的东西。

这么一看,驱动力、灵感、算力都可以后天培养,天赋便只是提升一点点学习速度而已,很难说有多少成功人士靠的是他人不具备的天赋成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