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探索建筑结构的优美 -- 年华似水流

共:💬81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挑个错

长期以来,建筑师自认为高一等,不屑于土木工程为伍。工业革命以后,土木工程的需求量迅速提高,……从此,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开始走得越来越近。

实际上,早期是没有所谓建筑师和结构师的,只有一个词,工匠。你既得雕花也得搭梁。这个传统直到现在的西方也是存在,但主要应用于单体住宅等小项目。可以说恰恰是工业革命,使建筑师脱离了结构师,设计上不受结构的约束,可以自由的发挥建筑本身的作用。在大型建筑中,由于结构技术的进步,建筑在体形、功能、采光、通风、声响等多方面更能体现建筑本身的特点,不用再向roma万神庙那样做个穹顶得砌4米厚的墙。

工业革命发展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由于结构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在构造上趋于更加简单明了化,而不再需要结构节点处看起来多余的做法,因而建筑结构的受力关系更加明确。同时这种明确给建筑师解开手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灵感,因此密斯等新一代现代主义大师应运而生。这些大师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在于体现建筑的结构,有人也称之为结构主义(?)。这可不是什么机器美。

正如建筑师从工匠中走出一样,很多的大师都是结构师出身,死去的如流水别墅的赖特,活着的如日本的安腾忠雄。但这不说明工业革命的名建筑代表那时的建筑艺术取向。机器生产的出现标志着钢产量的上升,也就是一种新的建筑材料的普遍应用。它的意义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产业化对建筑的影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