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话方言 -- trya123

共:💬16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闲话方言

最近上海话收入教材的新闻引来各路神仙八方评论, 我也顺便来胡聊一下方言.

我认为影响方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温度.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 越是往北, 卷舌音越多. 到了俄国, 整个就卷得不行. 不信您试着读一下伟大导师列宁的全名, 个人觉得其难度可以和饶口令同级. 曾有俄国人教我R和r的发音区别, 笨拙如我者半天也学不象. 相反越是往南, 舌头越平, 各位见过大热天好多动物喜欢吐着舌头吧, 基本上就这意思. 什么原因? 四个字: 热涨冷缩. 温度决定舌头的习惯位置, 进而行成各地口音.

上海刚好处于中国南北向的当中, 温度也是介于南北之间,所以舌头的位置正好在卷与不卷之间. 结果就是上海话是全国方言中语速最快的. 举个例子, 北京人常用简称, 比如用"北影"代"北京电影制片厂", 而上海人多用上海话直呼全名"上海电影制片厂".

既然讲了温度, 多少也得讲一点风度, 免得被人说要xx不要xx. 方言也有风度吗? 有, 就是各地方戏曲. 我以为方言的精华往往在地方戏曲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材. 苏州mm的吴浓软语一向是我的最爱, 但同样说苏州话的苏州评话却别有一番沧桑, 同样让人着迷. 地方戏曲离开了方言, 就是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所以我劝那些一见方言就过敏的朋友不妨放轻松些, 这也是对地方文化的支持.

方言会不会影响到普通话的地位呢? 目前看来不可能. 普通话到现在这位置自有其原因. 如果谁要另起炉灶,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反对. 但这不是说普通话会一成不变. 语言是活的, 会受外在的潜移默化而演进. 现在更多的倒是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越来越大. 方言有一天会不会消亡呢? 有可能. 如果一定要消亡就让它消亡吧. 曾经辉煌如拉丁文现在不也成了木乃伊. 就是人, 哪一天说没了恐怕就没了, 何况人说的话呢? 只是曾经习惯说方言的人会多少有些怀念吧.

困了, 洗洗睡了, 我猜我的梦话多半还是说得方言?

关键词(Tags): #方言#上海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