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407章 给前方支持

就在指挥情报平台紧锣密鼓地进行技术改造时,战略侦察部门再次发出警报:疑似独超大国的特种部队有渗透泰缅的企图。

上级当即赋予了小队在重点地区找出可能渗透的外国特种部队踪迹的急迫任务,“影子”的五个班和补入的军官全部进入战地,在几个重点方向和位置进行严密的侦察和监视,徐楠、沈景北这次精了,呼叫加强技术支持,以配合完成任务。

技术支持,又是技术!当家人有了自觉的意识。

故而上级转对我催促,“指挥车改进工作得尽快完成,此刻能给你那个小队拿出手的就是这个新的指挥系统了。”看,还没认识到这个玩意对他指挥小队行动才是个最有用最有效率的助手。

虽然远在长沙,让我也意识到重要的国际间军事力量的对抗即将来临,于是提出限日完成技术改造工程,返回前线。

但是,上级不日下达命令:指挥车改造工程结束,立刻开往京城,交由总部的研究所进行鉴定,然后担负战斗值班。

指挥车和动力车不停歇地从长沙开到京城,路途上即与前线进行机动状态的通信联系,我主动了解前方的侦察状况,没把自己排除在小队行动之外。

在高速公路上,我下令开机,呼叫了远在战地的战场终端,很快就有了回应,“巢,我是甲,正在听取指示。”声音仍有延迟。

“甲,我是丙,是在机动中检验功能。怎么样,你那边的通话质量?”

一会,话筒传出:“丙,声音算是清晰,比以前大有进步,祝贺你了。可以问你,你此刻在哪里?”既延迟又带有森林环境对通话造成的“嗡”声。

“我在去老家的路上。”

于是通话结束,没有涉及各自的任务,但确认了系统的功能和通话的效果。通话中的代号是我们规定的密语:“巢”,指指挥车;“老巢”,指前进基地;“老家”,指境外处,亦代表总部。“甲”,是队长;“乙”,为指导员;“丙”,副队长,是我。队一级就规定了这三个代号,班一级为“一正,一副”,如此类推;火力班则是“五正、五副。”

指挥车抵达京城后开进了指定地点,当即受到来自总部科研所专家的检测,人家也是有货的,经过这些专家上车动手,指挥情报车的系统性整合又有了新的提高;而且采用了最新技术成果,指挥终端和野战终端的性能有所提高反而体积减小,并在境外处换上一个改进后的带大屏显示和扩音的指挥所终端。

虽然仅是短短几天的初步实测,对于实测结果,总部的专家和作战部的检验人员都给予了认可,说是:“没想到这个指挥情报系统的功能如此强大,不敢相信是一个几十人的作战单位主持搞出的。”这话人家说可以,我就不能自认了,工作显然是集全军的科研力量的结果,成果也应归属那些为国防建设贡献一生的老专家和掌握了新的科研成果的中年专家,我们小队绝不敢自领风骚。

指挥情报系统的先进性,反映到作战部首长那里,他们有些明白了我的思路,以采用高技术支援作战的方式应对“影子”承担的侦察与战斗任务,有对抗西方国家高技术作战方式的杀手锏。想来自从海湾战争后,这也是全军上下的共识,有了高科技认定的评价,就是一张走向军队的通行证。

上级能够看上这台指挥情报车,正是国家的经济状态、科技发展已能为质量建军、高科技建军和适应现代化作战模式提供物质保障了,我不过是误打误撞上而已,却是被主管作战的总部首长敏锐地意识到当“影子”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其作战效能无疑会有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他认为这是一个必须支持的促进自己这支精锐部队发展的必由之路。指挥情报车经过短短实测,就被开出了准生证,可“准生”是一回事,“生下”后怎么对待又是一回事,其中故事待后文分解。

我到京后立即被上级召到部里,哪也不许去,就在境外作战处,作为参谋研判西南方向的态势。哈,我在总部的身份用上了!

工作紧张,但对面上的情况获知不少,不得不说委实开拓了视野。这些事涉机密的东西与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科研技术是不同的。我以为掌握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能让我有在更广阔的技术领域里一展才华的机会,为国防现代化多出一份力量,那是我在大学时曾有过的志向。可现在我却是被那些所谓机密的情报也好,机密且重要的工作也好,拴在了境外作战这个领域难以离开,可这又是一种广阔且高的起舞平台。

我做的是两种性质工作的比较,可最后却是情绪上的困惑。

我关注着西南方向,清楚“影子”的队员在那边境外风餐露宿,在恶劣环境中保持高度警惕,反复搜索和监视在我关键护卫目标和工程附近的地点,并且随时准备迎接来自不怀好意势力的挑战,可谓忠实于自己的使命。我深知他们的艰辛,也知道他们需要怎样的技术支持,所以通过在总部工作的条件获取更有效的信息才好支援他们!

我突然发现总部的工作做好了,对我们基层的工作有直接的支持作用,而不是基层的工作做好了仅为总部提供信息。嗯,所谓双向互通指的就是这个吧?

在现代技术条件,上面的信息侦察手段和获得远较基层的要多,我们则是以自己的行动及获胜来印证罢了。或许是我识浅怪论多。

这一天,在卫星通过缅泰交界处上空时,我发现了一丝不寻常的迹象,于是请求部里有关科室,请卫星飞控人员接连拍下那里的连续的卫星照片。当拿到了那些照片,我和处里的其他参谋一同研判,我们发现在密林下面有一队人形目标在通过。我立刻报告了处长,请他联系作战部精通卫星图像的参谋或是技术人员再一次研判,以期达到确凿的判断。

通过卫星监视,总部终于发现一支武装越过了泰缅边境,进入了金三角地区缅方的领土。我们前后方这才如梦初醒,侦察如此之久没有消息,又被欧洲雇佣兵所误导,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对方胆小,躲在老远的地方。

按照上级的部署,FTG小队派出兵力前往有对方落脚的地区侦察,发现了一支穿着类美军迷彩服的60多人的武装已经进入到靠近特区的地方。

“影子”在缅甸守点憋堵超级大国搞事武装的行动终于有了眉目,但他们是否属于该国的武装?如果是,又是哪支部队呢?是正规军,是特工武装,总部还需做出准确判断;如果不是,哪又该是何种性质的武装?当然,总部从上到下的军官都希望不是该国的特种兵。

上级命令严密盯着这股武装的动向,确实摸清他们的底细。在处里,研判卫星图像的技能,因为有以前看卫星图像的经历,我算是不错,又是发现对手的第一人,倍受领导信任,便在处里担任了使用卫星监控这支武装的工作,每遇卫星窗口期,都得坚持在岗位上,睁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注视森林下面的情况,然后把新的发现提供给前方。同时也参加处里对敌情的讨论,夜间都在办公室休息,有时饭菜都是技术员给我打来。

当然,新的指挥终端也是我和处里的技术员一起安装的,教他如何使用时我对他说:“这段时间的形势你知道,这个终端是检验咱们处和‘影子’情报上报下联的重要环节,你该尽量掌握它的全部功能,做好处长、部长的顾问。”

“我作顾问?!”他有些好笑。

“可不就是么?别不当回事。”

“我还是好好学好好用吧,没那些有的没的。”他倒本分。

“须知尽快地使我们搞成的指挥情报系统在境外处的工作中发挥起作用来,让前后方能更加直接地把观察到的情况相互通报,很重要,你须得重视,多想想如何展示自己。”我语气很重地说。

“好吧!”中尉技术员比我大一岁,心里不服嘴上却也不驳我的话,况且我的话对他是鼓励啊。

卫星图像通过指挥车发往前线,给了战斗在前方的战友技术支持,在我与徐楠队长、沈景北指导员通话时,他们交口称赞我到处里对前线的支援太得力了,悄悄对我说:“这种支持比指导工作更有用,还是你懂得实际需要。”

前线的评价,让处、部两级领导都认可“影子”指挥情报系统使用卫星获得情报作为行动依据的技术保障,认为让一个小单位使用战略工具,尽管超前,但确有必要。

“影子”小队前出的各小组陆续集结,在这支武装的前后左右数个方位严密盯着其活动,情报不断地通过终端上报到境外作战处,让总部及时了解到潜在之敌行动的动态变化。上级嘱咐小队,监视是不能间断的,但又是不能被对方察觉的,估计对方的反侦察装备的预警距离远,严令小队侦察人员不得靠近对方的营地。

有了技术装备的保驾护航,势必不需要冒暴露自己的风险采取抵近行动了。

陆续搞清楚了在我军最初获得独超霸国特种兵企图进到缅甸的情报时,该国借口反恐确实调动了一大股特种兵力量先是到了新加坡屯兵那里进行训练,散出种种迷雾,掩饰其真实企图。而后由私人性质的黑X公司(此时尚不清楚)悄悄地派出小股武装力量推进至泰国,一直都很谨慎,轻易不踏足到搞事国境内,他们也知这趟浑水不好蹚。

这支武装大概受到老板(那个臭名昭著的情报机关)的格外鼓励,才胆大到秘密进入了缅甸,建立前进基地。

上级终于弄清楚这支武装并非美军,而是企图打着美军的名头,来示威恫吓。

司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