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408章 正确的决策否

既然是雇佣兵,让上级的压力大大减轻了,开始筹划反制之举措。

为保证前方与上级联络顺畅和保密,上级安排经过改造的指挥情报车赶回滇南的前进基地,并将新的性能更好的终端送到前线,使小队能够又快又好地通过指挥情报平台上传信息到总部,为上级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

“你的那个家伙在实战到来之际不会掉链子吧?”作战部长问我。瞧,我爬到为他负责的位置!

“新设备从能够使用到状态稳定需要时间,但我会尽最大努力保证系统各部的功能正常。请相信指挥车能够经受考验。”我既客观又表达了主观能动性。

我清楚上级话中的意思,你搞的研发,到用的时候可不要砸牌子!可我也不愿意啊,但那个玩意还不到能打保票的程度。

意识到这是对新成型的指挥情报车的一次考核,为此超远距离快速机动,我和纪中校做出行军计划,规定了每日前进的距离,车的保养时间、地点;为保证时速,还请求京城及沿线交警部门安排车辆在前开路,因为这一年南方的雨季来的早,雨水特别大,在开进中须特别注意大雨对行军的干扰。境外处为此行军计划提供了保障,一路各地都为我们开放绿灯。

可我未能随指挥车走,回到前进基地得知:这样的行车虽然紧张,但很顺利,没有堵在路上的情况发生,风驰电掣地赶到了前进基地。纪中校到达后,即安排指挥车开机,承担起前线与总部的联通职责。当指挥车开通后我才飞回前线,上级不让我脱离监视来敌过久。

当我抵达前进基地,立即接手基地的指挥职责,也没跟谁商量,一道道命令颁布下去,首先加强了戒备,布置了严密的守卫阵地,尤其是对指挥车的保卫,小队的这个直接后方一定要稳固;其次,囤积物资,支援前方,现在多出的供应量是前送电池和配件,保证各种仪器完好,持续工作。指挥情报室留守人员,保障中队主官对于我的安排都赶快执行,没有打埋伏的。我不允许在自己的指挥下再出现失误、过错,前进基地里的气氛紧张、萧杀,但有序、振奋。

大战在即,我当仁不让,已经有了指挥员的自觉,可以说一个年轻的军官在生死战斗中迅速成长。

完成了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后,我把日常保障的指挥权交给常队长,自己上到指挥车,不间断地监视着上下经指挥平台互通的情报、图像、信息,为保障指挥情报车的工作正常,我和纪工轮流值守在车上,每日留出检查设备的时间,且维修技工随时待命,否则我们都不安心。平台工作是最重要的!

当拍摄到的那支可疑的雇佣兵武装迫近的图像传到祖副部长处,这说明该股力量已经进到了我们的警戒线,形势既严重又不明朗。他亲自与一线队员通了话,以极关切的态度询问和交代。

“影子”第一手情报的及时上传,总部异常重视。首长们也把该支武装的出现与国际斗争联系一起,有关高层认真寻求对策。

我有预感:最高上级绝不会坐视不管,必有坚决的杀招。我想FTG小队的组建和一系列行动、作战,绝非是总部首长的心血来潮,必定得到更上级的对国际总形势的判断和决断。

我又可以说:为更上级的英明“鼓与呼”!

首长们一时还适应不了第一时间从第一线获得的信息,尤其是语音通话时拖长的声音;同时,对卫星监视所得图像的处理,认为还是我比较熟悉易用,在总部作用更大,故把我从前进基地叫到京城,协助这边保持与前线的联系和对收到的情报进行研判。我只得请纪中校守在平台,自己匆匆搭乘军机飞回京城。妹的,待遇直升,坐的是专机。

来来回回的,是不是上级总折腾我?非我能,而是谁都对新的系统和工具不那么放心,拉我来,身边好有个能坐镇新指挥平台的。

到了总部,我更多地接触了境外作战处掌握的情报信息,也把“影子”对入缅的外国雇佣兵行动目的所做的研判、分析向直属上级做了汇报,这是小队各级主官和参谋人员集思广益,对于战地地形的理解所做出的推测。我在卫星图像上向上级仔细解释,尝试了一次参谋作业。

左处长也向我介绍了境外作战处在这方面的工作,双方进行了交流,从中发现合理的判断,并求得一致口径。左处长是个老情报人员,通过与我在业务上的交流,对我的认识又进一步,感觉我还是有一定参谋能力的。

在京城,总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开了研讨会,讨论对策和商讨各种方案及行动的后果。境外作战处由左处长和我参会,左处长对发现的外国雇佣兵在缅的动作做了详细汇报,我作为处长助手协调了前线和会议成员的通话,并对参会首长提出的若干问题做出回答。因为我对该国的地形等方面更熟悉,能够解答这方面的提问。

由于使用了即时通信,碰头会参会成员能及时获得实时的前线信息,故感到这种能及时把握态势的情形是前所未有的;甚至通过这个平台,当场向前沿一线提问。各个方面的首长对此方式颇有新鲜感,有所咨询基本能得到及时回应,不是闷头开会,让思路大为开拓,决策的态度颇为积极。

经过大首长对某个势力动机的深远考虑后,认为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基础上,盯住这支武装,如果它过来只是摆个样子,那就不理它;如果它有胆敢于冒险,就派主力惊它一下,逼它撤走;如果它不识时务,敢于露出獠牙,那就别怪它跑到别人家的碗里,只有吃掉一途了。到时碰一碰,给其一个深刻教训,未尝不是个选项,应该让对方决策者知道那里是碰不得的地方,谁的利益不可触动。

“对方能够试探,我方亦该对之以试探,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是原话!

这话听得我热血沸腾啊!

那时的情景我很难忘记,我一个小小的上尉,竟出现在了商议国家大事的场合,亲眼观察到了那些国家军队各部门大人物在做决策时的考虑、态度和思辨。

尽管当我穿着文职服解答问题时,作战部首长介绍说“晨旭同志是作战部直属作战单位的副队长”,我仍那么不起眼。虽然没有人注意到我这个小人物,那我也很自豪。来自偏远小地方小单位的品味嘛,让大家见笑了。

总部作战部门,运用战略情报搜集、人工与电子卫星侦察等手段对某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进行了广泛监视,拟订种种反击方案,供大首长选择。

而此时,挑衅中方耐心和善意的该支武装就成了我们最易选择的目标。首先该敌是秘密潜入,尽管有其内线的接应,但终不是某方军政府的行为;故中国也能以秘密打击对秘密潜入,歼敌于无声无息中,让其吃个哑巴亏。其次,对方出动的只是数十人的小部队,且孤立无援,作战易于控制,难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建设,国家的外交事务,经全面评估认为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影响可能会有但损伤却不会大。

上级该考虑的考虑到,该下的决心已下,下面就是执行部门的事了。总部首长继续组织作战部门研究怎么对付来敌的问题,在严密监视中选取最后的方案。

那股武装似是察觉到“影子”的监视,感觉到对方是不大的兵力,故要显显圣,竟派出一个小队往特区试探。“影子”把敌动向上报,总部提醒了特区有关部门。

这个雇佣兵小队,到特区境内浅近处虚晃一枪,便撤了出来。这让特区的人松了口气,却不料雇佣兵故技重施,一个回马枪,偷袭了特区下来主持抗敌工作的高级干部所在的指挥所,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这就不能让人容忍了!

特区要求中方施以援手,并为解放军开放通路,对这个外国雇佣兵武装实施秘密歼击。

这是必然的选择!

尽管“影子”提供了及时和出色的情报,但有决定权的军官对“影子”作战小队的实力仍有保留,认为“影子”作战小队兵力小、武器单一,如此重大的作战行动怕是拿不下。既然上级决定“打”了,就该拿出最精锐的特战兵力,以主力全力一击,力争一战取胜。这个意见受到普遍认可,最后境外作战处接受了部里的决定,把任务交给了离战地最近的我们所熟悉的猎鹰特战大队。

我在京城的使命结束,我也愿尽快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次日,我随这次总部派出的前指指挥李靖大校乘机返回滇南。总部在特战大队指挥室建立了前指,但没有使用“影子”的指挥平台。

我不得不随猎鹰特种大队行动,好在纪中校把一个最新改进的野战个人终端派人及时送到前指交给了我。有了这个工作可靠的终端,能使我和自己的部队建立联系,到了战地可依靠它尽快找到自己的部队。

我没有随身携带长武器,只有一把日式精制手枪,带队的陈副大队长提出给我配一支95步枪,但“影子”有纪律,不能持我军制式武器作战,所以我只要了一把非制式的短刀。

我是跟随特战大队出动的兵力潜入境外,出动兵力分成几队采取不同路线开进,以掩护行动企图。

第三天,晚上日落后,特战大队出动的兵力按照作战计划,分别朝着各自的攻击出发区悄悄进入原始森林,向敌营地奔袭。按照作战计划,特战大队出动兵力通过正面进攻、侧翼包抄、后路截断投入交战,企图和抱负均大。

而向南包抄的方向正是去“影子”作战小队监视雇佣兵的位置,我自然和这个小队一同行动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