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由道德经想到西方经济学 -- 达萨

共:💬35 🌺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然而这个“战斗姿态”可能和您想象的不一样

《老子》里的确有“战斗”的内容,然而其宗旨就是“弱者道之用”。主要是“柔弱胜刚强”。比如:

天下至柔,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还有人死了才“坚强”,活着就是“柔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金庸《九阴真经》说的也很直白: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所以要打败敌人,也要先使敌人“坚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为微明。

说白了就是类似“装孙子”。

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然而这像我们之前讨论的,《老子》里面没有提到怎么“胜”,所以貌似对方够“强”了就等着他失败就行了。而自己还是要继续维持“弱”的状态,否则自己也会完蛋。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所以说,老子这一套,是相当反人类的,也就是“圣人”偶尔能用一下。一般人还是算了吧,用不好反而死的更快。

个人觉得这里的关键是: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也就是要抓住主要规律,长期规律,“长期规律支配短期规律”,保证自己“绵绵”不死,把敌人耗死。然而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