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英美布雷顿森林货币战看货币互换 -- hwd99

共:💬9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既不要...也不要...,那到底要什么?

笔者一再批评,我们不应依据外汇发钞,直到如今,按照央行每月发布的资产负债表,约70%货币发行依据仍然是西方货币,等于70%人民币是西方货币代用券。如今和很多国家搞货币互换,等于这些国家货币也成了人民币发行依据,从而也变成这些国家货币代用券了。

首先要搞清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就是建立多边结算体系,用来取代双边结算体系的。当时不管是凯恩斯方案还是还是怀特方案,主要思路都差不多:

1. 发行国际结算货币(凯恩斯方案叫Banco,怀特方案叫Unita).

2. 成立国际清算机构。

先说#1:

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实际上是英美谁更占便宜的问题。然而以当时的情况,国际货币根本实现不了。即使后来采用凯恩斯的方案结果也是一样的。(直到90年代才出现第一种超主权货币--欧元,还只是欧洲地区性的)。所以后来还是采用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但当是有个人提了一个条件(细节忘了),参与国也同意的,但后来发现只有美元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布蕾斯顿体系用了美元绑定黄金。其实这个在当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这个体系里美元只是作为计量单位使用,用来在政府间清算使用,并没有规定实际贸易中使用什么货币。

再说#2:

这个就是后来的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实际上就是世界银行),前者负责为成员国提供短期借贷需求,后者负责长期建设贷款。当然我们都知道IMF贷款一般是附有条件的,这个大家到网上一查就知道了。所以德美双边宁可用双边互换协议也不会向IMF贷款,毕竟国力摆在那,信誉有保证,可以用更优惠的条件借到钱。2008经济危机的时候实际上也差不多:美国通过双边协议向关系好的国家提供美元流动性。(帖子里提到的第八条实际上指的是IMF的第八条)

至于特别提款权,是在60年代美元大通胀的背景下,欧洲国家又想起来#1,打算限制美元的使用。然而结果也就是打了个小补丁,没啥实际用处。法国甚至没在第一时间签字。

然后就是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的绑定,布蕾斯顿森林体系瓦解。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但之后国际贸易继续发展,多边结算体系也还在使用,美元也没有退出国际货币的地位。

然而实际上到这时候和中国没太大关系,因为这时候中国还没加入这个体系,而且同期还有苏联国际贸易体系。中国重新恢复IMF的地位是在80年左右。(这个时候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1.5左右)。然后在这个体系里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2015年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虽然也没多大用)。

现在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里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上面那个既不要多边结算,也不要双边结算就很可笑了:你是要断绝国际贸易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