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664章 研究生班秋游

班里的研究生都是刚刚入学的,有很多公共课程,所以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很多。在一起的时间多,意味着事就多,什么事?一般来说都是热闹的事。我们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新伙伴,尽管还不太熟,都是自觉的军人,还能出什么“事”?!

班里有几个男女同学热衷集体活动,这不秋天到了,香山的红叶成为北京的独特一景,就有同学张罗着周末去香山赏秋景。

说实在的,这种山景我看得多了,一点也不新鲜,兴趣着实不大,可看到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我就没有说什么,刚入学就随着班集体吧,起码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咱还是有的。

管班长为此“大活动”,专门开了班会。全班大部分同学围在教室里,听着几个男女同学兴奋地讨论着周末的香山之游,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准备、搞什么活动,同学们说得不亦“热”乎,大有很多想法。

统考入学的研究生,虽说也是军人,但和部队的那些基层官兵大不一样,都是院校出来的,很多还是地方院校的学生骨干,很有一些充满学生味的主意,像在山中搞个歌会啊、竞爬啊,都是很“年轻”的想法。

看到同学们如此的书生意气、情绪激昂,我心里也有些暖暖的,看惯了杀戮、牺牲,到了这样的班集体,似是多少摆脱了那种仇恨和负面心态对我的影响,也让自己多少阳光起来。此时我更愿意也更期待这次很少经历的集体秋游。

大家决定这次去香山,就不穿军装了,穿便衣会更尽兴。我看到女生对这个提议最是同意,恨不得举起双手赞成,心里对自己说:“女孩子爱美,永远不会泯灭。”

有男同学说:“着装还是自愿吧!”大概他们没带便装来国防大学,让他们穿便装,还得另买,这他们就有些不乐意了。

管班长站出来,“没有便装的不怕,我们之中没什么特体的,相互借着穿,完全没问题。”班长的倡议,我得响应,谁叫我一来他就大度地帮助我的,于是便说:“我家是京城的,家里有我近两年的便装,没穿过呢,希望大家帮着穿穿,如果觉得合身帅气,就算你们在读研时的便装咯。”

我虽然做了推销,可当时却没一个男生报名,管班长笑着说:“可别打击小陈的积极性喔,这是他该我们的,谁叫他来晚,班上很多班务都躲过去了。”瞧,班长说得多技术,我出衣服,成了欠大家的事了。

宣委没再停留这个事上,问:“谁能带个乐器,吉他或是手风琴。”很多会这些玩艺的同学面面相觑了,因为是来国防大学上学,都没想到带这些娱乐的器物。

见状我又主动表态,举手说:“我带个吉他吧。不过多年没弹了,到时弹得好的同学帮着点啊!”

“好啊!陈胥你只管带,剩下的就交给我们。”这样的话有男生说,也有女生骄傲地抢任务。

“那就看你们的表演了。”我客气地说。

我最初弹的那个吉他、大提琴已经带回京城,挂在家中我那个房间的墙上,就像班房中架的武器,让来人知道房间主人也有特长。

宣委又动员大家,“同学们回去准备准备,多准备几首歌,到时都踊跃些,别冷了场。嗯,最好报报歌名,让吉他手先熟悉熟悉,到时好伴奏。”他考虑的很实际。几个同学会后主动凑到一起,确定了几首歌。这事我也掺和了,回去就拿了吉他练起来。

生活委员最后提出她的建议,“咱们确定下谁会带相机吧,为班集体的第一次大活动留下难忘的影像。”

她的话刚一说完,就有同学回应:“不用确定了,肯定有几个同学带相机的,就看谁的摄影技术好了。”哈,他们倒没有去比谁的相机好。

我插了句:“出行怎么组织呢?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陈胥,你可真行,以为演习呐!”“你要行,就在作战部要个大轿车,送我们去吧。”

啥跟啥啊!

“这个我可不行,要个吉普车或许可能。”我苦笑地说。

“你们干嘛为难人家?”有仗义执言的,是温同学。

可是见我的表现,有人就怀有其它目的关注,巩晶脸上露出了略有思索的神态。她知道我是过了“十一”假期才回来上课的,可是任谁也没说过什么,开始她有些迷惑,“这人刚入校就如此随便,怎么也没人管呢?”她见我的表现又如此积极,不像对上学无所谓,故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关注起我的动静。

出游那天,天气是格外的爽朗,湛蓝的天空飘了几朵白云;早晨的阳光温和、娇艳,像喜乐见于我们这伙穿便装的男女青年,在她的关怀下、祝愿下出行。

我从厢红旗走到国防大学集合,身穿了妈妈买的第一次上身的休闲装,合体、潇洒,一改穿文职军装时的文质彬彬的模样。背了缴获富家子雇佣兵的背囊,里面插了把吉他;在一个夹层里装了长焦的尼康相机和徕卡望远镜;侧面的兜里插了个三脚架,集体合照时用。

一副出游的装扮,与同学们见面。

我们有28个研究生集合在一起,里面有一个上届的女生,也有兴趣地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不用说大家都该知道。大部分同学穿着打扮都很时尚,尤其是女生,还有穿裙子的。

原先我的舍友黎卫疆是不想去的,被我好一阵动员最后才跟了来。他穿了我的一套休闲西服,我看他身材挺适合的,便让他试了试,确实不错。嗯,他想穿这套衣服照个便服相,给家人看看他还是个俊小伙。

临出发前,我提议大家合个影,看见我的背囊中有个不错的三脚架,有同学说:“拿出你的相机看看呗,够不够格给我们照相。”

“你的要求好高啊!”我笑着回敬了他一句。

当我拿出了尼康D1,上面是个200mm的长镜头,把同学们给镇了。有识货的,“哇,数码的,长焦大炮,好厉害!”

很快我就架好了相机,指挥着同学们站好,确定好镜头,就站在相机边仔细观察着每个人,喊着:“放松、自然!”抓住机会按下了快门。合影成功,再拍一张,然后翻起液晶屏让同学观赏。

照了张相,我就成了班里受欢迎的同学了。

我们从南门走到公共汽车站,一帮子青年男女挤上车,说真的,我真没怎么在北京乘公共汽车,太挤太慢,我接受不了。

在公车上,同学们三四人挤在一起聊着,我就拉了老黎,生怕他受到冷落,和他讲头天晚上我查了香山的来历,“还是皇家园林呢。”我这一说,让他都笑了,“你别嘚瑟了,让人笑话。”

我不以为意地说:“那怕啥,去哪里玩,还不让人先研究研究。”

“你可够怪的!”旁边说话的是巩晶,不知她什么时候凑过来。

“我常年在山沟里,对北京是真不了解,平常也难得出次校门,所以去哪玩,我都要先了解下。”

“你常年在山沟,可你这个美国高档背囊在哪买的?”

有识货的啊!“这可不是买的,我也不知道哪能买。这个可是别人送的。”

“送你的人可不简单。那这个相机也是别人送的?”

“有啥不简单的,他也是个大兵。”我心里说,“他该是美国的大兵。”然后,我看了她一眼,“至于这个相机,是我保管的公家物品。”

“公家的,你就能随便用?”巩晶不信地说。

“我们那,鼓励我用,还要用好,用出水平。我是技术员,专干这些事。”

“说你怪,你还真怪,这样的话都能说出来。”

“那你就不懂了,我特殊嘛。”

我和巩晶贫着,老黎在旁边仔细琢磨我的话。他突然插嘴了,“老陈,你在厢红旗的单位对你委实不错。”

“然也,是下面的小单位。入学前,9月份借调过来,帮着搞个系统,至于什么系统就不说了。”

“你个边防部队的技术员,也能搞部里的项目,令人不可思议。”巩晶更是纳闷了。

“我虽然在边防的部队,可我上学时牛啊,我导师搞的可是最尖端的合成孔径雷达,当时我不用考,导师就让直博的,要不我现在都是研三了,是你们的师哥。”

“你真够臭美的。”巩晶白了我一眼。那一眼的风情,把我和老黎都晃瞎了。

她见我俩的口呆目瞪,脸一红,挤走了。但巩晶更是迷惑了,一个搞军事战略研究的研究生怎么会搞作战部的技术工作,不合理呀。

她走了,老黎又问起数码相机的一大堆问题,对新的技术好奇心够强。最后啧啧地说:“大单位就是阔气,这么好的相机让你随便用,如果在我们军,不知该怎么管理呢。”

“可我在边境时,也用数码相机,上级也鼓励,东西搁在那不用,那怎么能用好呢?很多战士在部队就那么几年,没点技术,出任务怎么完成呢?”

我一连两个问题抛出去,老黎摇头了,“基层部队既要完成任务,可管理看得也重。”

他质疑地问:“我说,你问的问题应该不是来自基层的人问的啊,全军哪个部队像你单位如此管理的?”又说:“像你说的管理方式,那可是有头有脸的单位做派。”

“是么?其它的部队怎样,我不清楚,以前当兵时的部队就几条步枪,谁的谁保管;后来到了一个部队也很小,但成员都挺厉害,所以上级能够放开大家学用这些新的电子玩艺吧,领导也没什么要求啊,就是你得用好。”

我说得这“天真”,跟真的似的……

通宝推:梓童,哈哈一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