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687章 转战山地

林海雪原,记载了解放军当年剿匪的一段荣誉;“小军”剿匪,亦是在林海雪原,不过是外国的而已,队员们仍唱起“跨林海,战雪原,气冲霄汉!书壮志,扬威名,攻坚克难!”追求的是中国军人新的荣誉。

数次作战的胜利,特遣队队员们的自信打出来了,来到这山野间更是感到如鹰击长空、蛟游千里般的痛快。哈,我的部下并没感到被冷落,似有如鱼得水之自由。

没啥说的,侦察、观察之后,3班任班长就来请战了。

“队长,三班要求出战!”话中语气很楞。

我没管话中的语气,严肃问道:“有目标、有把握?”

“有!”简练、干脆!

“那好,批准了。”同样简练、干脆!

我刚说完,老任就乐得一挥拳头,我的痛快出乎他的意料。

可我又补上一句:“卢副队长跟着。”

听我这么说,他脸色变了,语音严肃地发问:“不信任我?”

“怎么会?!”我答的很直接,“咱们队伍小,各班组出动哪有队干部不跟的,队干部也是普通战斗员。”

我的话让任旭林没脾气,“那好吧,上级说了算。”

“在特遣队,该谁的功劳就谁的功劳!”我又安慰他说。

任少校带兵上去了,当然跟去的不止卢云副队长一人,还有火力支援人员、战场记录人员……

3班搞的是雪中埋伏,在对手活动的道路上,提前布下伏击圈,多重设伏。只是队员要以坚韧的毅力,忍受严寒带给人的痛苦,伏卧雪中待机。

没想到从南国来的军人会采取这种他们最不适应的作战样式,对于任旭林的狠、对于3班队员自讨苦吃的作为,不服不行!

听3班张亘远士官说:“在东北冬训,在铁壳子里待机,特么和在雪里趴着有啥区别?野外冻着应该比在冰箱里雪藏好些吧?至少没有绝望感。”瞧这个来自39军的班长说的,好像没毛病。

战场为雪原丛林地带,树木多是一种天然的屏障,有足够的藏身地点,是特战队员最熟悉的作战场所之一。从天还黑的时候到午后,整整六个小时,3班队员隐蔽在雪地里,仔细观察俄军的作战和叛军的动向。想必对手也监视了这个方向,一旦怀疑是不会向这边撤走的。

战场上,一股叛军在俄军的空中地面打击下,坚持不住,四散开溜,20来个匪徒逃跑时蹿进了3班的待机地。

在班长任旭林的指挥下,队员们慢慢从雪中抬起头,看着敌人越来越近,战机正好。老任一声令下,9个队员和俄军联络员突然开火,将敌人阻止在他们面前。

按照老任的布置,埋伏在溃兵侧后的队员首先开火,将谨慎前行的叛军注意力吸引到后面,前面的队员再施以猛烈的集火射击,力争在叛军向后转身时予敌最大的突击,力争一次攻击就将敌人的战斗力粉碎。

这个战术安排是有效的,持AS微声狙击步枪的刘忠强中尉首先以准确的射击打中队伍中的一人,因是微声匪徒一时难以确定射击的准确方位,为避免再次成为目标,迅速伏下身,以极低的位置察看袭击者的位置。正在敌人准备反击时,从另一边又打响一枪,是SVD在远处射出的一枪,击中停住的匪徒,子弹打在额头上,是士官吴宪帅的杰作。

枪声极为清晰,匪徒迅速做出反应,各种武器都向狙击方向射击,并迅速起身要跑。没有被发觉的特种兵小队长又一枪,把打得最凶的那个匪徒击毙。那个家伙倒下时让其他的匪徒震惊、恐慌,绝对是老特种兵选取的关键目标,几个回合便让他抓住了!

据俘虏交待,那个家伙是个小头目,有十几年的作战经验,身经百战,杀人如麻,是叛军中的精锐,平时猖狂得很;也是他带了这伙狡猾的匪徒逃出俄军的包围,但仍被灭在另一个伏击中。

此刻,前面截击的队员加入战斗,突击步枪、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向叛军猛烈开火,那些想要逃跑的匪徒纷纷中弹。随我去装甲小队的39军李钟山上尉、王宇广中尉、张亘远士官可算是持枪打了一仗,他们用的是AN-94,有首发命中率高的特性,显然他们没有辜负这支枪的优势,怕敌人身穿避弹衣,都命中了目标的脸部,予敌致命杀伤。

而起身慢的匪徒倒躲过了打击,一个残存的机枪手向3班阵地施射了火力压制,企图转换战场势态,火力组的栗海江快速瞄准,快速投射,迫击炮弹准确地落在机枪旁,“轰!”爆炸扬起大团的雪和破碎的冻土,在落下后已无机枪,那个机枪手趴在坑边一动不动。

好个机敏的炮手!经过特种兵训练的栗海江已是个火力分队的多面手,在车臣战场数次立功,无愧“影子”队员!

3班第一轮突击就消灭了至少17个敌兵,对手的兵力被打掉了三分之二,战场出现了对我极为有利的局面。

被围的车臣武装分子做困兽之斗,不过他们抵抗的位置不利,很难发挥自己的战斗能力,且被我方队员盯得死死的,一爬起身就遭致精准打击,逼得残敌不得不在积雪底下爬行,以避我方射击。然而,即使敌人在雪下拱动也会在雪面显出痕迹,于是3班队员瞄准了雪面的痕迹,从各个方向“蒙击”和“点命”,前一枪后一枪,左一枪右一枪,中间再来一枪,让雪下的敌人无法躲避,头一枪打不中,后一枪必中!队员的单兵素质充分体现,枪枪咬肉弹弹钻心,把敌人打得无可奈何,即使他们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也难以抵抗。

在3班出色的排兵布阵与有效打击下,企图从他们控制地域窜走的这伙狡猾的大胡子匪徒均被击中于阵地前,我方无一人受伤;最后只俘虏了数个伤兵,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让“小军”都留了下来。

还是那个张亘远,战后无所谓地说:“不过是一次爬冰卧雪的胜利,交战嘛,打得像毛毛雨。”有这么潇洒的吗?

这次伏击战的实施与完胜,展示了3班班长任旭林少校指挥作战的高超能力,尤其他选择的作战切入点极适合配属小分队的协同。在听取了卢云副队长战后的汇报时,我便认可了任班长的作战指挥能力,对卢云少校说:“这次任务老任的计划、组织和对队员的要求与锤炼都是高水平的,不容易啊!老任当个协理员委屈了,应该转任指挥军官才能发挥他的作用。”

“他来当班长,不正是看中了他作战和带兵的能力?任命他为作战部门的协理员是让他有多方面的任职资历,你替人家打什么抱不平?须知这是一名军官晋升的必要过程,不是错用了他,是重用他。”

大军区的作战参谋认识问题就是清楚,我不及也。

不过任旭林也是大军区作战部门的正营职军官,与卢云的资历差不多,那就应该都有不错的发展,尤以老任更明显。他是参加“两山”作战后入军校深造的,有实战锤炼出的资历,所以敢于及时下定决心,敢于承担责任。“小军”如果由他担任队长,在作战上亦无问题,我有这样的认识。

此战后,在山林间“小军”如鱼得水,充分利用暗夜、浓雾的掩护,从天而降,钻地而出,神出鬼没地渗透到车臣恐怖分子的占领区,不断地歼灭和消耗其有生力量,把中国特遣队的作战能力及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俄军和车臣乱军眼前。

俄军南部作战领率机关给予了通令嘉奖,但为保护“小军”并未公布。这件事是由1月8日“小军”的一次夜间行动立下的功勋,也是在车臣行动中值得一书的战绩。

那一天,侦察兵发现山中一处僻静的谷地有潜入潜出的迹象,拍摄后报我,立刻引起我的关注,是什么样的对手采取这样的方式行动呢?完全是在意保护那个地方嘛。

我与联络官商量,决心夜里一探虚实,这是要深入车臣武装驻守地区的纵深,注意保护中国特遣队的俄军指挥机关,对我们的每次渗透对方地区都要求知晓的。和我们配合的俄方负责的联络军官阿列克谢伊少校是个很谨慎的家伙,对其上级并不是完全信任,因为他知道处在战地的俄军有通敌现象,而自己和中国军人进入敌方纵深,那些与叛军私通的军人是不吝告密的。

所以,阿列克谢伊少校并没有对作战部门的值班军官说清要去哪里侦察,有意保护了“小军”和他自己。这位联络官与我接触日久,越是倾向中国特遣队,他给予“小军”的实实在在的帮助。能够争取到他,是不是我们的工作做得好?

出动的兵力是“小军”酷寒山林地作战的精锐,有严江、周杰、王庆新、王涛、吕丰、于书明、马骁、全宁博、纪超、曲洪涛、李建锋、卫长青、徐金祥,包括老A三人,他们三人个人作战能力极强,是“小军”最出色的强兵悍将,我格外看中他们,进入叛军控制区基本要带上保驾护航。

我和卢云争着带队,按照规定我们二人不能参加同一行动,要保证军事干部有一人在队里,我觉得此次行动估计难度较高,还是需要我带队,老高支持了我。

卢云恨恨地说:“你俩不是东西,合伙欺负我一个副职。”可不是就他一个副职麽。

指导员说话有水平,“老卢,你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就是协助队长打好正规战,那是你的专业特长。如果正规作战特遣队出纰漏你的责任更大!”

“正规战,正规战,都特么让各班班长带队了,我去了就是个督军,有意思么?”卢云愤愤不平。

“你组织个全队规模的山地行动,我做主由你指挥。咱说话算数!”高指导员见副队长情绪上来了,不得不拉开架势和稀泥。

我当然急着出发得配合指导员了,说道:“老卢,指导员的安排我认了,下回我跟着你学习。”

“一言为定?”卢云才算舒服。

“下次你上,这是队决定。踏实了吧?”高指导员再加一层保险。

我们争什么?特么的从大了说是争作战指挥权,要展示自己的“勇智”;从小了说是抢带队上战场的机会,承担牺牲和失利的风险。当然牺牲会有,失利不能有!妥妥的是解放军干部“带头上”的老传统老作风在国外发扬光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