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在国外支持巴勒斯坦的华人要有多远躲多远 -- forger

共:💬394 🌺3090 🌵1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近东”还是“中东”

首先要确认的是,这两个词都是欧洲中心论出发的。对欧洲人而言,距离近的是“近东”,距离远的是“中东”,最远的是“远东”。欧洲的边界在奥匈帝国的国境。这是两个词汇产生的历史背景。

1834年英国人Alexander Kinglake旅行经过伊斯坦布尔、塞浦路斯,贝鲁特,开罗,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等地,在其著作《Eöthen, or Traces of Travel Brought Home from the East》中,他表达了“东方”是从贝尔格莱德开始。在此处他离开了熟悉的欧洲(哈布斯堡的奥匈帝国),踏上陌生的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1902年,英國人D.G. Hogarth在著作《近东The Nearer East》中,定义了“近东”的地理范围,包含巴尔干、埃及、安那托利亞,亚美尼亚,、阿拉伯半島,以及伊朗西部,这些当时都处于奥斯曼帝国的境内。在同一年,美国海权论者马汉所著作《The Persian Gulf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提出「中东」的概念,在苏伊士运河及新加坡之间,与后来的“中东”观念相差比较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发生巨大改变。巴尔干诸国独立。英国取得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法国夺取黎巴嫩和叙利亚。“近东”的地缘政治意义变得失去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东”因为其“欧洲中心论”色彩,在去殖民化运动中逐渐被中性色彩的“西亚”代替。而具有特殊地缘政治意义的词汇“中东”,其地理范围基本上取代了“近东”。除去历史文化相关研究,很少有人使用“近东”这个词汇。

参见【维基词条-近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