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周易离卦》不可不读。 -- 张新泉

共:💬4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学语文教材里两篇古文背后的冷知识 -- 有补充

《捕蛇者说》与《卖油翁》背后的一些中晚唐、宋代政治冷知识

1,《捕蛇者说》

此文是柳宗元在唐顺宗时期"二王八司马"事件发生后,被贬柳州时的作品。

柳宗元在政治斗争中因为站在"历史正确"的失败阵营里,从简在帝心前途无量的中央干部,被降级下放贬斥为一个地级市靠边站前途无亮的市委常委干部。但即便如此,他也没必要冒生命危险跑到一个捕养剧毒蛇的农户家中去调查研究、访贫问苦送温暖呀?

说到底,还是因为捕蛇者家里这条"贡品"线索,可以上达天听,直达李唐皇室宫廷。

唐顺宗李诵在"二王八司马"事件发生前就已经中风了,捕蛇者家里的这条贡品蛇,极大概率就是治疗李诵中风的一味主要药材。

李唐皇室的中风症状似乎有家族遗传特征。唐高宗李治之后,至少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都有比较明显的疑似症状。当然,最明显的还是李治、李诵这两人。

捕蛇者家族中至少从祖父起就已经专职司责捕养"烙铁头"湘南桂北特产的这种剧毒蛇了,这味药材大约从唐高宗之后就已经列入贡品了。

柳宗元冒着危险去捕蛇者家访问,其实是官场中一个合格封建官僚应有的基本觉悟、素养。臣子对君父的身体安危,当然时刻都要体现出忠孝在心。

当然,他借机发作一通"苛政猛于虎",也是对"历史错误"的胜利者当权派政敌见缝插针必须应有的控诉弹劾。

中学《语文》教材课本选入此文,当然首先是此文比较符合阶级斗争理论教育之需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作为毛主席《读<封建论>》诗中专门提到的人物,他的著作多篇入选课本,在文革后期改革初期的政治氛围下,也更是自然而然。

2,《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卖油翁》,其实它并不太适合初中生。

这篇文章,虽然不象《醉翁亭记》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写作出发点、目的其实政治性要大于文学性(当然,最后效果却是文学性价值更高),但它其实也是代表宋代主流意识形态、根本政治导向的一篇政治文章。

它与赵宋皇家御笔写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顶级士大夫世家代表韩琦所宣扬的"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与这些主流意识形态,与赵宋偃武修文重文抑武以文驭武的政治导向是一致的。

把很难修练、提高的军事技能,贬抑成卖油老翁倒油技能一个档次的奇技淫巧、惟手熟尔。甚至连卖油老翁都只是睨之、微颔,当成耍杂技、游戏去观赏。作者所要表达的政治倾向、立场,不言自明。

文中被卖油翁打脸、善射天下无双的陈尧咨,其实是科举状元。一家子四进士兄弟三状元,是千年科举史上都很罕见的超级大学霸家族。

这篇文章能入选语文教材,自然还与改开时代战略转向大背景一致。

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已经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军队要让一让,尊重知识人才、科学春天、韬光养晦……,当然也会让语文教材中出现这种体现大怂朝主流意识形态的古文"佳作"。

现在的语文教师讲课时,会讲到、说清楚这些冷知识吗?虽然现在中学教师不乏名牌大学硕博士学历,但恐怕绝大多数语文教师(90%以上?),连这些文章内中居然还有这种背景都根本意识不到,甚至一无所知吧?

以前的教育包括《语文》教学,曾经都要兼顾乃至过多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因为要把剥削阶级颠倒黑白的反动思想教育颠倒过来嘛,所以纠枉必须过正。但效果似乎不太好。

现在呢?似乎完全舍弃了政治思想教育功能。但也未必就更好。

2023.12.26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捕蛇者说》写作时间是唐顺宗李诵去世之前。 -- 补充帖

此文中透示出柳宗元"侍汤药"求方访药不辞险苦、抨时政犹铮铮有声,上述情形也可作为判断此文写作时间的一个证据。它表明此时的柳宗元尚有努力挣扎,仍怀期望。心境尚不是写"千山鸟飞绝……独钓寒江雪"时的绝望,也不是写《小石潭记》等文字时钓鱼佬永不空军式的躺平、摆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