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谁在支持乌克兰 -- 燕人

共:💬1272 🌺6145 🌵1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并不是粉饰啊,就是俄国人确实属于杀的少的,1900年进入东北

1904年日俄战争。1905年失败。所杀必然有限。

八国联军之前的江东64屯,一共也没几个人,这是显然的。

至于抗战进入东北,我之前都说了,大多是因为杀死日本人、满族人导致的误伤和误杀。

两次移民,沙俄和苏联,本身人口也不多,总数都不多,还能死几个,这些都是有一群人造谣罢了。尤其是苏联时期移民,主体是朝鲜人,中国人大部分是被驱赶回民国了。

主要还是为了造谣。

你被谣言迷惑就上当了。

1900年7月,俄罗斯利用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派兵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02年4月,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但当年10月俄罗斯第一次撤兵之后,便不肯继续履行条约,招致日、英、美等列强的反对。1903年8月12日,日本正式向俄罗斯提出交涉,要求俄罗斯承认日本在朝鲜有“优越利益”,日本只承认俄罗斯“于满洲铁路有特殊利益”。两国几经谈判均未获结果。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会俄罗斯终止谈判,并断绝外交关系。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2月12日,中国清政府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屡遭失败。5月,日军占领大连;1905年1月又陷旅顺;3月,夺取奉天(今沈阳);5月,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溃俄罗斯调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由于对马海战的惨败及国内革命的爆发,俄罗斯已毫无获胜之可能。此后美国出面调停,8月10日,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和谈,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俄战争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杀了多少就是多少,不能造假。

根据日本老兵回忆,当时在行军的路上,经常能看到苏联士兵拿着机枪扫射。可能是言语冲突,也可能是一些错误的行为激怒了苏联士兵,所以一定程度上,在路上的死伤更加严重。对此很容易理解,刚刚走下战场,苏联士兵的心里还没有放下戒备,在看到日本士兵的错误行为之后,开枪自保完全可以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大量战俘死亡之后,苏联方面并没有什么表示。

  苏军进入东北后,由于长期处于与法西斯作战的高压之下,一下进入宽松环境,苏联红军整体军纪出现涣散的情况,为东北地区留下的极为不好的印象,即使是中苏交好的年代,老一辈东北人民仍然对“苏联老大哥”过去的种种行为嗤之以鼻。

  苏军进入东北后,相当一部分官兵极其放纵自己的行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仅仅对日本军人进行残酷暴行,还对普通日本民众进行抢掠施暴,尤其是抢劫和强奸两项,造成了东北地区日本民众的严重恐慌。

  在苏联军队大肆逮捕日本士兵之后,大量日军家属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当时国民政府也无法有效制约苏联军队,这更加使得苏联士兵肆无忌惮残害日本侨民,更何况就算如此凌辱日本侨民,苏军高层对于地下士兵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日军官兵的家属,早已有着为天皇为家人赎罪的觉悟,所以,无论苏军士兵的行为多么没有人道,她们也只能含泪默默忍受,只能寄希望于中国政府早日遣送她们回国。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类资料经常出现在苏军伤害中国人的描述中。

日本打了败仗,日本侨民失去靠山,四处乱逃。他们原本以为关东军会保护他们,结果关东军泥菩萨过河。这些侨民中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年轻的男人都参军去了。虽然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东北,但心里始终认为自己是日本人。日本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向东北移民,到了抗战爆发已经有100多万民侨民生活在东北。他们曾短暂地统治东北,跟关东军一块欺压中国人。

苏联红军没打算轻饶这些侨民,苏军对日本妇女实施大规模的蹂躏行为。于是侨民们只能逃,可是该逃往何处呢?

苏联士兵到处寻找日本妇女,一经捉到就蹂躏。当时苏军几乎对士兵的这一行为不加任何限制。

二战中,苏联遭受德国袭击,损失极为惨重,苏联士兵极其仇恨德国人。当苏军反攻到德国时就实施报复,他们尽可能地将德国大城市夷为平地,然后再杀害(??????)德国男人,同时蹂躏德国妇女。出于民族情绪的考虑,苏军内部对士兵的一些行为不加限制。所以现在轮到日本人了。

这些妇女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她们白天躲在山里,到了晚上才带着孩子逃,不巧的是1945年9月,东北多地连绵细雨,所以很多人在路途中得了病。她们曾经是关东军的支持者,受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几乎是全民支持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包括那些侨居中国的日本人。

很快,日本妇女想出一个避免被蹂躏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一部分妇女自愿站出来与苏军接触,以换取苏军不找其他日本妇女。这些妇女组成一个上千人的团体,她们主动与苏军交涉,为苏联跳舞唱歌,当然还有其他的服务。你还别说,这样做效果明显,很快苏军蹂躏日本妇女的事情少了很多。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留给中国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版图,东北三省作为十四年抗战最先沦陷的城市,大部分地区由苏军暂时接管。但苏军一门心思的搜刮大量财物以及押送战俘回国劳务,对东北遗留下的数万名非军事人员的“开拓民”不管不问。这些人员中多为妇女、儿童,苏军拒绝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存物资,让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乃至生命都受到了残酷的考验。更为严重的是,因为少部分当地的恶势力和苏军的底层士兵,就连日本妇女的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

当时一则有名的见义勇为新闻来自《东北日报》,这篇报道记述了一个东北男人冒着被苏军枪击的危险,救助了一名即将被凌辱的日本女性。而这样的报道仅仅是众多类似事件中的缩影。

据资料记载:当时被困在黑龙江省方正县吉兴村的数万名日本妇女儿童只能数十人挤在破旧的茅草屋中,在东北严酷的冬季环境中他们只能依靠烂草堆取暖,有5000多名妇女儿童都死于了饥寒交迫。事情的转机来自于中国军队接管东北后,中国方面向当地人宣传了这些日本妇女儿童没有罪,他们同样也是战争受害者的事实——令人欣慰的是东北人民接受了这些日本妇女儿童进入自己的家里,拯救了几乎所有的“日本难民”。

不完全统计,仅东北光复后的两个月内,辽宁、吉林两省嫁给中国人的日本妇女就有多达11万人,比之前十几年的总和还多出100多倍。

由于东北人的性格,这些日本女子感受到了比日本男人更多的体贴与关照。况且中国男人本就没有日本的那种大男子主义情节,对妻子更是爱护有加、体恤谅解。这正好与日本女人温顺、内敛、相夫等性格相互融合。即便在中日恢复建交后,日本政府就滞留日侨问题进行了处理,但绝大部分日本妇女与其子孙再也没有踏入日本国土。

收留日本人,可以理解,中国人善良,但是就此骂苏联人残忍,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

日本投降以后,关东军多数成为了苏军的俘虏,而这些日本侨民的待遇肯定不是太好,当时苏军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区随意破坏,见到日本的妇女就抓,一个上午之后大街上再也见不到日本妇女。

他们把这些日本妇女带到苏军司令部,然后由司令部的管理人员进行分配到各个军营遭受辱没,在火车站苏军对日本妇女还是不放过强行侮辱的事情随处可见,甚至在大街上都有日本妇女惨遭奸辱,苏军还曾闯进一个日本工厂对工厂里面的所有日本妇女进行轮流蹂躏,直至晚上。

对苏军的这种行为,让人感到诧异的是日本的侨民并不意外,因为当年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现在他们应该承受自己犯下的罪恶,有的日本侨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不被侵辱就花钱雇佣一些日本的慰安妇,每当苏军来临的时候就让慰安妇出面,也是让人感到日本人的狡猾无处不在。

中国人为日本人愤慨,挨得上吗???

战斗持续了4天,到了3月14日,日军已经难以组织有规模的抵抗,石川率领残余的日军据守在大使馆附近。缓过神来的红军愤怒地打死了所有的囚犯,杀死每一个他们能看到的日本人,当地日本侨民遭遇了灭顶之灾,作为报复,红军点燃了日本人的房屋,而布德林则亲手打死了已经受伤的石川。

到了1919年3月15日,日本人正式投降,129名日本人被关进了监狱,只有12名嫁给中国人的日本妇女被接到驻扎在城外的中国舰队上,算是幸免于难。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愤怒的苏军游击队杀死了很多日本人,但当地的中国人和朝鲜人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伤害。

庙街战斗

到了今天,其实看得很清楚了,沙俄杀中国人,好吧,一部分苏联人。并不是太多。

比起苏联时期的贡献,差了太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