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wolfgan三个主贴的理解和讨论:经济结构与GDP -- 起于青萍之末

共:💬19 🌺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对wolfgan三个主贴的理解和讨论:经济结构与GDP

wolfgan的三个主贴我总结有以下几个结论:

1、以发电量考察中印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以1977年为界,前27年拉开与印度的速度比后44年更快。2022年我做了张比较发展中大国电力发展的对比图

2、考察三个产业的具体数据,1979年中印GDP的比较,印度的GDP虚高,主要是与两国农业产品的定价分歧,印度农业产品的高定价策略引起的。关于1979年中印GDP比较有如下结果

3、从三个产业的具体情况分析,在1952年两个经济结构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发展到如今,印度在经济层面上与中国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GDP迅速拉开距离发生从2001年开始。中印经济对比之我所见

wolfgan在主贴里聊到了经济结构问题,正好我也想聊聊不同经济结构的GDP。我觉得用不同经济结构的GDP增速来表征经济增速,可比性是很差的。当年老狐狸做过一个农业国的GDP追赶模型:假设一个第一产业占60,第二产业占10,第三产业占30,总GDP100的农业国,分别以3%、10%和7%的恒定增长速度增长:

第一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4.9%

当增长到第二产业刚超过第一产业时,当年的GDP的平均增长率为6.69%

当增长到第二产业为第一产业的2倍时,当年的GDP增长率为7.34%

。。。

不同的经济结构下,模型中不同的GDP增长率表征的实际经济增速是等效的。或者说,不同的经济结构用GDP来表征经济增速没有可比性。

回过头来看中印两国实际情况,初始的经济结构有相当的可比性,wolfgan用两国的粮食产量和发电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当时没有可靠的GDP数据,一直到1960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52年 的中印两国,GDP是农业占了大头。

如果比较中印两国的经济结构变化,到1966年,中国的GDP中第二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值,农业占GDP的37.18%,工业占GDP的37.88%,经过短时间的波动,工业产值的GDP占比继续攀升,直到2007年才开始小幅回落。因此,1966年可以看着是中国经济结构初步现代化的一个节点。

反观印度经济结构的变化要比中国慢很多,直到1986年它的工业产值的GDP占比才首次超过农业的占比,工业占比为26.73%,农业占比为26.64%。

从经济结构变化上看,印度比中国落后20年,从GDP的比值上看,印度的工业化水平也低于中国。这可作为wolfgan的第一个结论的间接证明。

经济结构从农业占GDP主导的传统结构转变成以工业为主的现代经济结构后,GDP的增长会怎么表现?会不会迅速赶超?从中美两国的GDP增长上看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960年中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0.99%,到1966年降到了9.14%,到1977年降到了8.40%,到1979年降到了6.79%,到1988年降到了最低的5.97%。之后开始回升到1996年的10.70%,占比终于回到了1960年相当的水平。1999年才是快速追赶美国GDP起点,wolfgan认为2001年是中印GDP迅速拉开距离的起点,或许1999年就已经是起点了。而中美GDP绝对值差距从1960年的4835万亿美元一直拉大到2006年的110700万亿美元。之后才有了迅速接近的表现。

回到wolfgan的第三个结论,中印GDP从2001年开始迅速拉来距离。这不一定是中国发展加速或者印度发展放慢证明,也可能只是追赶过程中的一个现象,需要后续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观察。

老狐狸的极简GDP追赶模型作定量分析肯定不行,但描述的趋势变化及变化节点基本贴合中国的实际追赶过程,作定性分析有一定的说服力。一个简化的模型:从经济结构谈GDP追赶之路简化图表

总之:我认为:

1、不同的经济结构下,GDP增长率并不一定正确反映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考察各产业门类的实际增长速度

2、从经济结构的变化看,中印的经济发展在新中国的前27年就已经实际拉开,并且中国经济结构的质量远优于印度。

3、现代经济结构下,在GDP追赶过程中,后发国家有一个与先行国家的GDP绝对值的拉大和GDP占比下降的阶段性过程,能否追赶上,需要后续的持续观察其增长能否达到和越过拐点。

通宝推:落木千山,林三,唐家山,西安笨老虎,青青的蓝,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