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件事表明:大陆政府从未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当做备选方案。 -- 俺老孫

共:💬761 🌺3578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基督教教会,你指的是哪一个?

罗马的天主教是最大最集权的基督教会,与其说希特勒接受天主教会,不如说天主教会勾结纳粹党。

说起教皇,许多人会嘲笑斯大林的那句名言:"教皇有几个师?"抨击集权分子篾视信仰。可是,很多人忽视或者说掩盖了这句话的背景:1944年10月,丘吉尔访问莫斯科,在谈到波兰时,丘吉尔害怕罗马教皇支持纳粹,所以要求斯大林"决不能允许那里事态的发展使我们与梵蒂冈的关系复杂化…… "斯大林不耐烦地打断丘吉尔,问:“罗马教皇有多少个师。”

实际上,斯大林和丘吉尔都确定了天主教会和纳粹的勾结,只不过一个邈视教皇,一个重视教皇。

1933年7月20日,希特勒刚上台不久,天主教红衣主教帕切利(Pacelli , 后成为教宗庇护十二世:Pius XII,1939-1958年在位)就代表梵蒂冈跟纳粹德国在罗马签订政教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教廷对纳粹一党专政地位的认可,以及须经帝国当局核查委任主教的人选等。代表纳粹德国签署协议文件的是全力支持希特勒上台的德国前总理巴本(Franz von Papen)。帕切利还将教宗的最高勋位即庇护大十字勋章授予巴本。参[31]在红衣主教福尔哈勃(Faulhaber)致希特勒的信中写道:“第三帝国与史上最伟大的道德权威(教宗)之间的这项协议会带来无限的福分……愿天主护佑总理(希特勒)。”[32]对于纳粹政权来说,这项协议的确带来了极大的“福分”,因为这是希特勒第一次得到来自党外的重大精神支持,并且来自地位极高的权威。实际上,到了1933年底(该年被教宗庇护十一世(Pius XI,1922-1939年在位)定为“圣年”),梵蒂冈的支持已经成了希特勒争霸世界的主要后盾。而对于梵蒂冈来说,回报也是十分丰厚的,除了各种特权外,光是每年从希特勒那里获得的财政资助就十分可观。

支持纳粹政权的不只是天主教会。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指出:“事实上,各教会在大致上都全力支持纳粹政府。天主教的主教们对‘新的强有力的德国威权’表示欢迎;主教勃留瓦塞(Bornewasser)在特里尔大教堂对天主教青年说:‘我们已经步伐坚定的昂首加入了新德意志帝国,我们也做好了准备要全身心的为它服务。’1934年1月,希特勒会见了十二个福音派的领导人,他们随后……发表公报宣誓说:‘德国福音派教会的领导者们一致确认对第三帝国及其领袖的无条件效忠。’”[33]尽管教会中偶尔也对这种紧密的政教“合作”出现异议之声,但实在寥寥无几,几乎微不足道。“在1万7000个福音派牧师中,在任何一个时期(因为不拥护纳粹政权)而被判长期徒刑的从未超过50人。在天主教方面,只有一位主教被逐出教区,另一位则是因为违反货币管制条例而被判短期入狱。”[34]

为什么这些教会对纳粹政权如此俯首帖耳呢?原因之一在于:“这些教会是列在希特勒的薪金名册之上的。不管是福音派还是天主教,它们作为国家教会都从公共税收中获益。在1939年1月的一次讲话中,希特勒指出,这两大教派在德国是仅此于政府的最大地主,而且它们获得的政府补贴逐年增加,从1933年的1.3亿马克增至1938年的5亿马克;在大战期间更是增加到了10亿马克以上。” [35]

事实上,邱吉尔非常害怕基督教会公开倒向希特勒,前英国国教会元首一一爱德华八世只所以"被退位"就是因为他同情纳粹。这才是他和斯大林对罗马教皇评价不同的原因。

希特勒和邱吉尔一样重视基督教会,同时也得到了基督教会的效忠。希特勒的几个亲密战友,戈尔、戈培尔全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前教皇本笃十六世是1000年来第一位德国教皇,“生长在一个反纳粹的家庭”,并“被迫加入希特勒青年团”。

事际上,现在拉美在以巴冲突中的态度其来有自。

反抗纳粹的基督徒只有少数。大多数基督徒是把希特勒当成了查理曼,这才是第三帝国的真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