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下半场开踢 -- 方平

共:💬4993 🌺37730 🌵354 新:
主题内有 3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对现在提拔的干部路线,非常担忧

这也是我开此主题帖的主要原因。

我非常理解您在本贴里,依然不能敞开心扉说明话的苦衷 ---- 毕竟,我不在国内,无所谓得罪谁。但对您的以下担忧:

以现在来说,某些学校的官员上升速度也是神速,用某位学者的话说,很担心这批从小就不接地气的天之骄子担任高级领导干部是否能理解民间疾苦。怕他们不能与百姓共情。

我不仅有同感,甚至早在一年多前,就公开质疑过:《从宋的团灭,到专家治国》

坦白讲,中国的大学校长、书记,撑死了管过几万师生+家属,区区数平方公里的院落而已。而国内公立大学经费一般充足,不大为柴米油盐操心。让这种副部级的校长去管一个穷县,能半年不出纰漏,我就佩服。现在动辄直接掌几千万人口的省市----封建时代翰林院放出去的,也得先从省学政历练起罢。

由此联想到我当年母校的校长,算是哈哈时代的“专家治国”的早期实践之一了。上海籍、清华毕业、留美海龟,履历耀眼。

入省委常委,开会一言不发;任大市市长,四月抬腿高升;掌教育部,怨声载道;任工程院;恍若无闻。

这种所谓的专家治国,注定不会普遍成功。不再搞出前几年一刀切式的”气改“ ---- 这种从理论到数据,看上去很完美的扯淡施政,老百姓就烧高香了。

专家还是好好的专其学问罢(如果是真专家的话)。做学问与管社会,完全是两个专业。尤其是海龟出身的专家,与中国的基层民生脱节更久更甚。说个难听的,让这些专家去治国也行----至少得配备个资深干吏随时准备擦屁股,才算是对一省老百姓负责

在20大之后,我即发此文,说的是哪些位,应该不难猜。

就在上面某帖,前几天我再次公开直指20大用人问题:

再譬如,你可以去研究一下,为什么20上,有那么多入局的新面孔,是出自某一个省、某一些校、某一些行

我说的“某一些校”,您应该理解,其中问题最突出的,是哪一所;而导致这种现状的,是哪一位。

虽然我去国日久,对国内的人与事,包括您提及的“萌生退意”,却并不陌生。类似的感觉,不少在国企工作的朋友,也表达过。

我认为最高层并非没有意识到用人路线的问题。从外交部长、国防部长,以及刚刚官宣的农业农村部长,在不到两年内连续出事,更不提军队被反腐了那么多高级将领 ----

一方面,说明常态化、制度化反腐逐渐发力;

另一方面,最高层已经在认真的反思其中的教训。

这也是新外交部长迟迟不能出炉,乃至很多省份主要领导人迟迟没有换届的真正原因。

一个与您帖子所提“学校”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国内最顶级、也是20大上其校友及前任领导们被提拔最甚的那所高校,其前任校长,20大后,为什么任职一年多,突然被调“闲职”?用朋友开玩笑话说:“当过XX大学的校长,居然成为当过武汉大学校长的下级”。

说明对这些在岗领导,一直在监督。 (注:我没说该人有腐败问题,至少目前没有被官宣)

人事问题,是改开以来,路线问题的直接体现。解决起来,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但是有一点我是乐见的:反腐对所有方,无论台上还是台下,都是双刃剑,唐一军就是典型。更多的所谓嫡系们,应该还在路上,包括军内,其中一些所谓“嫡系”,如果官宣了,也是现在很多人想不到的。

改开以来普遍腐败的现实社会,各种丑陋的利益输送关系网,也确实该用剑来割一割,哪怕是把双刃剑。

通宝推:常挨揍,崂山一道士,青青的蓝,史料推理,方恨少,rentg,脊梁硬,凤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