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汉匈征战史 (上) -- 克明峻德

共:💬1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二章 反击 第九节 阶段小结

自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决战后,汉匈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对对方大规模地征战,当然,他们都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匈奴是由于在汉人的打击下元气大伤,不得不远遁漠北以休养生息,而汉人也在多年的战争中国力大减,新夺得的河南地,河西地也还等着他们去屯田开拓.但不管怎么说,汉匈征战史上第一阶段战事已然结束,这场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起,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止,长达14年的战争,终于以汉胜匈败的结果暂时告一段落了.

  汉人是有理由骄傲的,在这14年中,汉军出塞凡八次(不计马邑伏击之战),除了首次出塞略有败绩外,此后汉军可谓无往不利,战无不胜.现将各次出征结果排列如下:

  首次作战(元光六年):汉军四路出塞,独卫青有功,斩首七百,各路汉军战死约一万七千.

  第二次作战(元朔元年):卫青出塞就雁门,斩首数千而还,汉军战死约五千余人,平民被掳五千余人.

  第三次作战(元朔二年):卫青李息率汉骑五万破匈奴白羊楼烦二王,斩首五千级,牛羊数百万.汉军战死约二千余人.战后汉人重夺河南地.

  第四次作战(元朔五年):汉军十万骑出塞,卫青破匈奴右贤王部,斩首一万五千余人,擒匈奴裨王十余人,牲畜数十万,官拜大将军.

  第五次作战(元朔六年):汉军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塞,卫青破匈奴左贤王部,斩首二万二千余级,霍去病追击匈奴,斩首二千余级.汉军战死约四千.战后汉军进据阴山一线.

  第六次作战(元狩二年春):霍去病率汉军万骑扫荡河西,破匈奴浑邪休屠二王军,斩首八千九百余级,斩匈奴二王,掳匈奴贵族十余人.汉军战死约七千.

  第七次作战(元狩二年夏):汉军数万分三路出塞,霍去病再破河西匈奴军,斩首三万二百级,擒匈奴五王,贵族一百二十二人,匈奴降者二千五百人,汉军战死约八千人.随后匈奴浑邪王率众四万余人降汉,其间汉军斩首八千不愿降者.战后汉人占领河西地,汉军进据祁连山一线.

  第八次作战(元狩四年):汉军十万骑分两路出塞,卫青破单于主力军,斩首一万九千余级,霍去病破左贤王部,斩首虏七万四百余级,擒匈奴三王,贵族八十三人.

  至此,双方均偃旗息鼓.从以上八次大战中可以看出,此场战争,实在是汉匈双方均以自身之国运相搏,而进行的一场硬碰硬的惨烈撞击.八次战役中匈奴损失兵力高达二十二万余人,牲畜数百万,要知道当时的匈奴人口,加上其附属的各大小部落,也不过百余万,此次战死人数,已占到人口的近20%(一个恐怖的数字),再加上各次战场均在匈奴之地,由此而死去的妇女,儿童等非战斗人员更是无法估计;另外在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南,河西二地后,匈奴不得不向西北远遁,转移至漠北苦寒之地以避汉军锋芒,因此而因寒冷,饥饿而导致的人口数量的减少,则会在以后的数年,甚至数十年内逐步并且持续地显露出来.由此可见,此时地的匈奴,实处于亡国灭族的边缘,这场战争若再持续三,四年,则匈奴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随后逐渐消亡.当然此时汉人也无力继续战争,以后汉匈间征伐,仍持续了上百年,但可以说,匈奴最终败亡的命运,此时就已注定,在失去了适宜其生存的空间后,在又不能向别处发展的情况下,他们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时间告诉了我们,匈奴是如何努力挣扎以反抗命运的:南匈奴臣服于汉人,并与汉人及其它民族同化;北匈奴则向西迁徙,最后抵达欧罗巴,而他们的对手,也由汉换成了罗马.

  当然,面对一个如此强悍的民族,汉人也为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至少十万汉军战死在北征匈奴的战场上,汉北部边塞被匈奴掳走之平民,数以万计;飞将军李广,死在征讨匈奴的途中;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也在随后死去.最重要的是,汉人赖以和匈奴抗衡的工具---马匹,已逐渐消耗殆尽:元狩四年一役,汉十四万骑出塞,归塞者不足三万.于是,汉人尴尬地发现,自己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时间却面临着一个无马,无将的窘境.

  但无论怎么说,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到当时为止,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胜利,都是令人敬佩的.汉人坚毅,果敢,雄心勃勃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开始得时候,对匈奴汉人并不占优势,第一次出塞可谓大败而归,只有卫青得”斩首七百”多少有点安慰,但在最初的惨败面前,汉人没有慌乱,而是继续集结自己的骑兵部队;在伏击马邑时尚持反对意见的韩安国,此后却出现在右北平的前线上,并最终战死于此,从此汉人朝廷上再无对匈奴征战持反对意见之人;当面对十倍于己的匈奴时,李广意气自如,令其子李敢自敌阵穿插而过,高呼:”胡虏易与耳!”,然后自己取连弩连杀匈奴数将;当霍去病年仅十八,初上战阵时,便独率八百骑,孤军突入数百里,斩首数千…..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此后汉人可说是越战越强,越强越战,从卫青”斩首七百”到霍去病”斩首虏七万四百级”,从汉四路大军出塞而三路惨败到霍去病独率万骑而扫荡河西,从数万骑兵到十余万骑,汉人军威,终于一次次威震海内.而面对汉人坚韧,自信之风采,不禁令我等后人自觉愧对祖先啊.

  另外,纵观整个阶段战争,即可见汉匈战略之高下:汉人初期虽有小败,但马上稳住阵脚,一步步,有计划地压制匈奴:先重夺河南地,复秦时边境,接着进击漠南,取得阴山以为正北之屏障,然后转攻河西,以断匈奴右臂,并进据祁连山,绝匈羌联系,最后远征漠北,予单于本部以决定性的打击.反观匈奴,毫无全局性之考虑,且左右部间各自为战,可谓一盘散沙,在战略主动权上完全被汉人左右,唯一可算作”谋略”的便是”置主力辎重于漠北以疲汉军”,却丝毫没有算过放弃河南,漠南,河西地后会有什么后果.正所谓文野殊途,高下可见一斑.

  汉匈间第一阶段大规模之征战暂时谢幕,但双方都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的恩怨还在继续,就像当今世界的局势一样,在平静的表面下,各方的暗流,正激烈地旋转,撞击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