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我们的改革是不是正走向一个反面:谁抛弃了中国? -- gfsun

共:💬31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主帖的确美化了福特

福特运用了泰勒的科学工作法,将工序细分,卡住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建立了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每道工序的技术含量,使得他可以雇用很便宜的工人。因此,让工人买得起他的汽车并不是他的初衷,而是汽车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的结果。所以从长远看,发展和公平并不矛盾。

福特的意义,在于他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管理方式,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的推广运用,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效率,增强了财富的原始积累。

老罗斯福的改革方式,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兼顾的,发展和公平的平衡。发展和公平是天平两端,牺牲一端追求另一端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这个教训包括极右路线的新自由主义的拉美,和极左路线的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发展和公平的平衡,其实本质上是资本和劳动力利益的平衡。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可以做到平衡?因为资本和工人都有话语权,而不是一方把另一方完全打倒踩上一只脚,虽然资本的力量很强大,工人感觉利益受侵犯也可以罢工,这是所谓工业民主(Industrial Democracy)。沿着微观企业的工业民主往上看,则是代表工人利益的左派工党,和代表资本利益的右派某某党在互相牵制争斗磨擦,而平衡,正是在这个争斗磨擦中产生。所以,工业民主和国家民主密不可分。

中国该走什么路?咱的国情摆在那里,人口多,底子薄,整体教育和技术水平低下,这条路怎么走的确要谨慎。但是从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出发,政府也该首先让大多数人都能吃饱饭,看得起病,上得起学,而不是让百姓们觉得生活在倒退。我的立场是,至少人权该高于原始积累产业升级。而且我也怀疑,在平均购买力不高,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法制状况下,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中国民族资本家们,是否都愿意投资高端知识密集型产业呢? 而当教育变成奢侈消费品的时候,国家又是否能培养出足够的知识型工人,可以去支撑这些知识密集型产业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