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密码传奇(三):4、德国人歪打正着 -- 1001n

共:💬8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三):4、德国人歪打正着

好了,言归正传,且让我们顺着在英国米尔顿·肯尼斯的这条罗马路走下去;在这一段,它的名字改叫瓦特灵街(Watling Street)了,呵呵。等渐渐走到布莱奇利以后,建议你不妨东张西望一下。。。

我猜,你会发现一座庄园。

而且,还挺漂亮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上去,是不是还不错?呵呵。。

这个庄园可是有年头了,现在最早的记录能一直追溯到公元1308年去;那时候,它就已经是格雷(Gray)家族的了。庄园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多的可以,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Victorian Gothic),到都铎王朝时代的都铎式(Tudor),甚至还有荷兰的巴洛克式(Dutch Baroque)——杂七杂八,简直让人搞不清这里的历代主人到底想把它打扮成个什么样儿。。。

长话短说,经过不知道多少代的传承和更替后,到了1938年春天,这座庄园差点被卖给一个建筑商;这位买主的计划是把庄园里的房子全推掉,之后重新建个居民小区。说是“差点儿”,意思就是:又来了个新买主,最后成功地击败了建筑商,最后把庄园买走了;如果不是他来搅局,恐怕我们这故事就得另外讲起了,呵呵。

之后,这位新买主慷慨大方地把自己掏腰包买下的庄园,免费贡献给政府使用;以至多年以后,人们都以为这座庄园是英国政府拥有的财产。直到1997年,这个事实才被澄清。

这位买主如此有钱,如此爱国,还如此不在乎名分——从常理推断起来,他还真不是个一般儿人啊。而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位老先生也确确实实远非凡辈。他就是休·辛克莱尔爵士(Sir Hugh Sinclair),英国当时的海军情报主管、军情六处(MI6)的领导人,军衔也高得足够吓人——正儿八经的海军上将。。

买这庄园的时候,他也的确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先生了——1873年出生的他,这会儿已经快65岁了。

地产有了,老先生就开始忙乎自己的计划了——没过多久,在他亲手操办下,一战中功劳卓著的破译机构——海军的破译单位第40号房间Room 40,正式名称叫I.D.25),就奉命和陆军的同行,军情一处B科(MI1b)合并;由此产生的新机构,跟着就迁进了这座庄园里。

也顺便说一句:在当时,军种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明显的,不光是作战部队,就连所属技术部门也是一样。明明都是截获对方电报进行破解,技术上讲本无所谓“海军式破解”和“陆军式破解”的区别,本来都是一样的;可就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别说联合工作了,彼此之间连个气都不通——现在看上去如此不合理的事情,当时却几乎就是天经地义的:海军只要自己关心的情报,陆军也只要自己关心的情报,联合起来有什么用?就算联合了,之后还不得分头各自处理去?

这种各军种自行展开密码破译工作的现象,还不只出现在英国一家,而是几乎所有强国都这样。要不是这次辛克莱尔上将以自己的权力打破了海陆军的界限,把人才合理地集中在一起进行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智慧的威力,天知道以后会不会取得那么辉煌的胜利——有意思的是:或许不完全是巧合,纳粹德国直到战败,也没把这个习惯完全改过来。。

这个新机构的名字当时是保密的。为了勘察庄园的环境是不是合适用来进行大规模的密码分析,一群军人和专家就来这儿踩了踩点儿。而又为了不惊动当地的居民,进而走漏风声,他们就给自己临时找了个名义,听上去还挺象回事——“雷德利上尉的射击队”(Captain Ridley's shooting party)。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尉的射击队在行动——惭愧,图又歪了,唉

还别说,这支军装便装混杂的小分队,在庄园里外查勘靶场般地来来回回走上几趟,还真有点儿射击队探道儿的感觉。。

勘察的结果很理想,于是决定就在沙家浜扎下来。可这之后的事情就有点夸张了,不是别的,就是因为陆续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一个“射击队”来说,也委实太多了点儿——在最鼎盛的时期,这个面积不过0.22平方公里的庄园,里面竟然有上万人!

——看来还是叫“射击师”比较贴切;只是,天下似乎没有哪支军队拥有这种让人掉眼泪的编制吧,呵呵。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整个庄园早已成为英国的国家机密,也不再对外开放了。附近有没有坚壁清野,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资料;但是,对整个庄园的保密工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人根本就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很耐人寻味的是,居然正是由于德军的一次轰炸,才反证了庄园在敌人眼中完全是透明的……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一架德国轰炸机把炸弹扔在了庄园的一个入口旁边。一声巨响之后,离炸点最近的一个简陋的棚屋,被气浪平推出两米左右;而除此之外,庄园内外可以说是毫发无伤。

不用说,“庄园挨炸”这事儿马上就引起了英国人高度的警惕:如此敏感的目标遭到空袭,难道是因为敌人已经知道这里头的名堂了?

可经过认真分析,发现这唯一一次掉下来的炸弹明显属于扔歪了的,它本来是应该冲着不远处的铁路车站去的——还记得上文的介绍么?那个小车站——布莱奇利车站——可是一个铁路交叉点哟。

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闹了半天,德国人歪打正着,英国人虚惊一场。

这以后,庄园再也没遭到任何袭击,始终是平平安安地执行着它的使命——在不到70公里外的伦敦被德军轮番出动的轰炸机以及陆续登场的V1、V2火箭(实际是地地导弹)炸得死伤惨重、一塌糊涂的时候,庄园却如世外桃源般地一次次躲过劫难——不能不说,平时被我们忽视甚至认为无所谓的“保密”二字,在战时是多么重要啊。。

庄园里这个高度保密的新机构,就是政府密码学校Government Code and Cypher School,GC & CS)。名为学校,其实满不是那回事——当然,如果谁硬要说:密码破译需要大量人手,必要的培训是少不了的,因此叫它“学校”也并不离谱——的话,1001n也只有同意了,呵呵。

它的主业,也是真正让它名扬世界的,正是它的密码分析工作——也就是破译。当然,扬名归扬名,那也是二战以后很多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些,我们后面会再提到的。

而政府密码学校驻地所在的这个庄园,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奇利庄园(Bletchley Park,BP)。本章后面的故事,基本都是发生在这里的;也由此,它成为了密码学领域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地方——当然了,干着类似活计的地方不止英国布莱奇利庄园一处;以后,如果1001n同志还撑的到以后的话,就到那个时候再慢慢讲吧:)

为了给大伙对这处密码学圣地留个深刻点儿的印象,这回就再贴一张布莱奇利庄园的近照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风景这里独好——特别是密码破译的风景,呵呵

这里,也顺便介绍一下庄园的拥有者、政府密码学校的创始人,海军上将休·辛克莱尔爵士吧。

前面说到,他在65岁这一年,先后买入了庄园、合并了40号房间和军情一处B科,并由此把新的政府密码学校迁入了庄园。可是,我们查一下他的履历就会发现:早在十二年前,也就是1926年5月1日,他老人家的大名就已经出现在海军退役人员名单上了。

都已经退役了,怎么还会掌管着情报机构呢?——莫非是英国的退休干部管理政策比较宽松,允许下了台的同志再跨上马,走一程?

这不捣乱嘛。

关键词(Tags): #密码#破译#二战#布莱奇利#ENIGMA元宝推荐:ArKrXe,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