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古诺之至圣救主 -- krys

共:💬6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古诺之至圣救主

[MP=120,50]http://krys.iamalex.org/mp3/gounod.repentir.mp3[/MP]

说道宗教的赞美音乐(姑且把教堂内的那种纯赞美诗和音乐划归在外),喜欢声乐作品的朋友也许能罗列出很多,长的就不说了,舒伯特的圣母颂,古诺的圣母颂。。。。。呵呵,不是太多了,是想不出来了。在如此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估计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听得最多的就是古诺的"O Divine Redeemer"。对于此作品的由来以及作曲家的介绍,相信很多朋友比我熟悉,在此姑且厚着脸皮把自己知道的一点零零散散的血出来,欢迎对此比较熟悉的朋友拍砖指正!

查尔斯.古诺,1818年6月18日,出生于巴黎,有着良好家庭艺术背景,父亲是位画家,就职于卢浮宫,毕生奉献于对古画的修复保养工作,换句话说,类似故宫博物院正教授级研究员,搁到现在浑不上标志407,最差也来个206开开了,待遇不低啦。像绝大部分音乐家一样,古诺的音乐启蒙教育源于自己的母亲,18岁,汇考和高考取得良好成绩,古诺被第一志愿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系录取,三年后得到该学院的罗马奖(*),按照惯例被保送到意大利罗马继续深造,相对专攻于教堂音乐,特别是以Palestrina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在此期间,古诺也没闲着,有过奖学金的朋友可能都比较清楚,除了日常生活以外,自己还能落下点儿,人家外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不用跟咱们似的攒着买药片,所以,年轻的古诺趁着假期,跑到莱比锡和自己网友见面,谁啊?原来是门德尔松的妹妹Fanny。大家可别小看此小女子,PLMM不说还是才华横溢,是他把古诺带到了另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巴赫,贝多芬和自己哥哥的音乐,当然还有歌德。由此可见,两百年前的欧洲网络是比较高昂的奢侈消费,对于一般人来说定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只有上流人士才会有机会接触,网友彼此在网上碰到了也不是忽悠和灌水,更不会是满大街找人裸聊,讨论的应该是相对高雅一些的话题。但凡有一天要网友见面了,也肯定不是琢磨着开房间,一夜情什么的。哦,有点跑题了,拉回来。离开了莱比锡,古诺又先后访问了维也纳和柏林这两个欧洲音乐中心,拉帮结伙了不少兄弟。留学结束,回到了巴黎,由于古诺的音乐经历,有机会使他接触到了许多种音乐风格及流派,也见到了许多举足轻重的音乐大家,对他以后的创作上的风格和高产都产生了相对的影响。

和他同时代的作曲家一样,回到法国以后,开始只是写些零零碎碎的宗教歌曲,后来逐渐意识到要想弄点自己的买卖,扬名立业,不进入歌剧和雅俗共赏的通俗作品领域是不行的,遂正式下海。值得庆幸的是由此诞生了一部不朽的歌剧作品"浮士德",这是他的第四部歌剧作品,取材于德国传说,大概情节就是浮士与魔鬼订了出卖灵魂的契约,生前尽情享受,死后入地狱。据说,英女王维多利亚特别喜欢该部歌剧,有共鸣啊。。。。可见王侯将相,即使富甲天下,也难逃贪婪欲望的本性。有朋友会说了,好像不止古诺写过浮士德吧?是的,所以我很为古诺可惜,要是他有点经济头脑给自己的Idea申请个什么专利,这下半辈子靠专利费就能买豪宅,游艇,天天Party,还干吗那么拼命的写了12部歌剧,17部弥撒,6部宗教清唱剧,2部交响曲,室内乐和数不清的宗教,通俗合唱作品?!

再来说说古诺的"O divine redeemer",说到这部作品就不能不涉及古诺的宗教信仰,由于家庭和当时所在社会的影响,个人臆断古诺是个很虔诚的信徒,宗教在其一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从罗马刚刚回到巴黎的时候,最初就职于BAC街教堂,管风琴师兼合唱队CEO,也算是半个基层神职人员。后来还动过出家遁入空门的念头,更有甚者,好像还是个基督耶稣后期圣徒教会的响应者(笔者不敢确定,纯属忽悠),所谓后期圣徒教会(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简称LDS)就是被许多有信仰的朋友诛为邪教异己的摩门教(Mormon)的正式称谓,总部在万恶米国的尤他州盐湖城,虽然摩门教会的会众认为自己是属于基督教,是一个分支,因为他们也是相信耶稣基督是上帝之子,是弥赛亚(救世主),但是因为除了一般基督教会所使用的圣经(新旧约)外,摩门教同时接受摩门经(Book of Mormon)为神的经典,以及他们一些独特的教义和不一样的礼拜方式,因此被一些其他的基督教派人士所排斥,或是视为异端。哦,又要跑题,快拉回来。该作品的创作时间大概为1893年四月,作为作曲家去世前六个月的晚期作品,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古诺对人生,信仰等方面的感慨和体会。其实原稿的标题并不是大家所常见的"O Divine Redeemer",而是法语"Repentir",翻译过来应该是忏悔的意思,下标题为"Scene sous forme de priere"(哪位朋友法语好帮着翻译一哈,我只是能看懂意思,却无法找到确切的中文来表述),为女中音和乐团所作,曲歌词为法语,古诺身兼作曲作词二职,可惜那时没有RCA,没有Decca,更没有德唱,要不然古诺他老人家一定会迅速把自己的作品转化为生产力,说不定还弄个年度十大金曲奖,买它个几十白金销量,而不至于混到他老人家驾鹤西游的那最后一刻也没看到如此伟大的作品问世。一年以后,为了庆祝浮士德在巴黎歌剧院上演千场的骄人成绩,一个名为Paladilhe的人根据古诺的原作,把它改编成为由钢琴伴奏的声乐作品,并在一本当时很有名的文艺杂志(La Revue de Paris)上发表了它,到此这部不朽的声乐作品才和世人相见。

随贴附带该作品的歌词,为Richard Butler根据法文原文,所作的英文翻:

Ah! Do not reject my sinful soul!

Hear my cries and see my *repentance!

Help me, Lord; Haste thee to rush to me

And take pity on my distress.

Of vengeful justice

Deflect the blows, my Savior!**

O Divine Redeemer! O Divine Redeemer!

Pardon my weakness!

In the secrecy of the nights I shall shed my tears,

I shall mortify my flesh under the weight of the hairshirt;

And my heart, altered by the bleeding sacrifice,

Will bless the merciful rigors of Thy hand!

O Divine Redeemer! O Divine Redeemer!

Pardon my weakness!

Of vengeful justice

Deflect the blows, my Savior!

O Divine Redeemer! Pardon my weakness!

哪位好心,跟管事的通融一下,给个在别的地方踢踢场子的权限吧

关键词(Tags): #古诺#古典音乐#宗教音乐#十月七日元宝推荐:landlor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