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武则天――女皇之路(9.15更新) -- 萧让

共:💬47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能小看李勣的态度

太宗冷冻李勣就是为了给高宗用,如果说长孙无忌和诸遂良两个人是文官的代表,在初唐将领凋零殆尽的情况下,李勣就是军方的最有威信的将领了。可以说是军方的代表。如果提拔新的军方年青将领,太宗死后,高宗就没有足够的威信来压制。 薛仁贵当时虽然已经出头,但是在军中的资历还不够,军方需要有一个很重要的人来控制,李勣就是非常合适的一个人选。李勣当年受李密的恩遇,对李密一直忠心。太宗选拔他也是看中这一点,何况李勣的军事才能也很出众,后来平高丽就是他的功劳。太宗跟高宗的这个谈话应该不是虚构的,因为太宗是司马光打算给皇帝看的效法的榜样。而这段谈话可以说是有损于太宗仁厚的形象,司马光本人也不是把历史当小说写的人。因此如果说没有所本的话,司马光不太会自己虚构这段的,估计很可能是参照已经失传的某份资料来写的。司马光尽管喜欢把很多相互矛盾的资料都写出来,但是要人为的制造没有的材料,这不是他的风格。我估计这段话的泄漏很可能是高宗自己跟李勣说的,当然是高宗已经能够控制李勣以后,用意是为了让李勣对他和太宗更加感恩。这种权术很多帝王都用过。因此高宗初年的李勣实际是控制军方的主要人物。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可以看出高宗跟李勣说的“茂德旧臣,惟公而已,用旌厥美,永饰丹青!”实际上是高宗拉拢军方的手法。当时支持他的那些官员不过是底层官员,即使想反对长孙无忌也不容易成功。武则天的加入的确有助于他,但是还是缺乏必要的信心。但李勣的“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实际上是军方的支持的表态,不管李勣说这句话的用意何在,对于李勣这样的身份和地位(此时他身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来说,他对高宗的行动没有异议本身就是一种表态,至少军方将领不会支持长孙无忌。高宗由此吃了定心丸,不用担心长孙无忌借废后为名行霍光之事,故能够果断的行动(帝意遂定),李勣对此事的态度还可以从后来他后来主持对武则天的册立看出,因为这个表态他后来得以进入高宗庙廷,如果不是孙子敬业的败家,估计子孙的爵位可以终唐一世。长孙无忌尽管权倾四野,但仅仅只是文官,由于没有拉拢到军方的支持,而他的那些下属同僚对他的服从,大部不过是畏惧他的权威,一旦皇帝解除了他的这个位置,他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西汉霍光之所以能够废立皇帝,就是因为他得到了军方的支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