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109):台湾 -- 语迟

共:💬14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汉文化扫盲(109):台湾

  这个贴自认为是这个系列中写得很不错的一个。写得早了,那时还没有胡四点的新台湾政策及反分法。我认为那时的台湾政策有问题,这是写这个贴的原由。现在上面的对台政策已经改变,这个贴已经没有意义。但也不妨做个新政策的注脚,另外我也觉得这么不错的贴淹掉可惜了,有些舍不得。所以再贴一下。如果举一反三的话,可以看出这个贴写的只有两个字:宽容。

  原文稍改了一下,大部分没动,有些地方用词比较张扬激切,不够平和,见谅。以下是正文:

  有一次在浅水(强坛时政讨论区)无聊,就找个字拆,拆字玩。我们古人很会玩,无聊的时候总能找些有意思的事来做。拆字、测字就是其中的一种。其他的还有什么卜卦、“射覆”之类的。无聊了,没事干,来“射覆”。就是甲拿个罐子,弄些匪夷所思的东西里面一藏,一“覆盖”,乙来猜。乙来猜也不是瞎猜的,要有工具,有途径,这个工具和方法就是《易》。这个游戏在魏晋时代及前代风靡一时,是士大夫阶层一度热中的消遣。很有趣,很雅。

  后来《红楼梦》也提到过“射覆”,不过这个射覆与魏晋时代的射覆就不一样了,这是一种酒令。酒宴上玩的游戏。比如酒宴上有一只烧鸡,甲就吟一句书上的诗词,来暗示这只鸡,烧鸡就是这句诗词的谜底,乙首先要猜中这个谜底,然后也来吟一句诗词,来点明或者暗示这只鸡,乙答不上来,或者没答对,就该罚酒了。

  拆字测字也是类似这样的一种游戏。拿一个字来占卜。占什么都可以的。两个小时以后会不会下雨?等等。说起这种游戏的理论根据,那就没有边了。我们中国人注重逻辑,同时对于玄学并不反感。有句话叫做“难得糊涂”,说是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转为糊涂难上加难。从哲学分类来讲,其中这个聪明就可以说是逻辑,而糊涂就是玄学。糊涂学可能要比聪明学高深。它并不是没有逻辑,而是其逻辑隐藏得很深,难以捉摸。日常生活中这个“难得糊涂”也很用得到。太太的糖醋鲤鱼做咸了,尝了一口很生气,怎么搞得!说了多少次不要放那么多盐就是不听!这就是聪明。做个美食家很难的,需要聪明。美食家吃了不那么是味道的糖醋鲤鱼,很生气,这就是聪明过头了,过犹不及。此时就需要糊涂一点,不表态,或者说,哎呀,太太这次的糖醋鲤鱼味道很好呀,继续发扬。这样大家都高兴,很和谐。很多时候,这样糊涂一点比聪明要好得多。

  譬如从理性和逻辑来预测台海的前途是十分繁难的事,中国有多少飞机,美国有多少,台湾有多少,打台湾要用多少兵?需要考虑权衡的事情很多。作为决策机关,手下有齐全的研究机构,可以充分从理性和逻辑的角度来预测台海前途,也必须这样做。如果这个时候来搞玄学神秘学,军委中央请个什么“高人”来算一卦,那就看着乌烟瘴气不伦不类了,几乎是无能的表现。

  而作为一种普通人打发无聊的游戏,拆个字来预测一下台海的前途,无伤大雅。毕竟这种事情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很久,要说完全没有道理也是不客观的。

  注意,这就是有些“封建迷信”的界限,拆字算卦看风水等等这类事情拿来玩,作为一种消遣,可以。玩嘛,没那么多限制,娱乐而已。如果把它当真,不要说国家大事,就是普通百姓婚丧嫁娶,买房子,拿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来煞有介事地搞决策,那就是迷信。可笑。只能说明无能。

  

  拆字测字这种事情是玄学,搞玄学很需要天赋。中医就是介于玄学与科学之间的学问。为什么好中医那么少?现在不多,古时也很少的。就是因为搞中医想搞出名堂,需要很高的天赋。在这样的领域,苦功和努力就是次要的了,第一位的就是天赋。所谓

  少时学语苦难圆

  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

  三分人事七分天

  

    

  我没有这样的天赋。从来连猜谜都觉得难过。谁谁一说语迟来猜个谜?算了吧。累。但是偶尔也有感觉好的时候。那天拿“台湾”两个字来拆着玩,预测台海的前途。拆字的结果就是认为这个台湾的“台”字象“合”又不是合。貌合神离。这次挺有感觉,网友也说了,有点意思。按照这个结果来说,台湾问题将来即便能够解决,也是“貌合神离”。台湾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总也不会象广东江西海南岛一样与大陆完全融合。

  最近看到“扁宋会”消息,陈水扁承诺任期内不宣布台独。此举惹得很多台独大佬如李登灰之流十分不满。台独内部似乎出现了分裂。陈水扁能作出这样的承诺,说明一些事情在变化,民进党内有些人可能觉悟了。就是说,很可能在民进党内部,出现了反思,出现了反对台独的势力。这件事连着那个拆字的游戏一起来想,将来台湾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似乎明了起来。台独如果退一步,大陆如果也能退一步,将来两岸有可能真的就是这样“貌合神离”的一个结果。

  

  客观地来说,作为中国的一个子女,台湾与母亲是有隔阂的,存在心理障碍。台湾仿佛大家庭中一个被冷落被漠视的孩子。这个孩子眼中的家庭是冰冷无情的。远的不说,从明代开始,台湾的历史就是悲惨的。打仗是头一份,而建设从来都是靠边站。每次国家受到侵略骚扰,台湾则往往是第一个受害者,从郑成功时期的荷兰人到后来的法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台湾在历次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中饱受摧残。而1895年屈辱的马关条约干脆遗弃了这个子女,清政府割疆裂土,把台澎划给了日本。直至50年后的1945年台湾光复,半个世纪的亡国奴生涯,加之对祖国无法割断的思念,那时的台湾人民还是心向祖国,对于光复十分向往与欣慰。以至于“欢天喜地张灯结彩地去欢迎外省人的官员”。我记得台湾一个作家,他是不会汉语的,一辈子都说日本话,台湾光复,学校恢复国语教育,已经四十多岁的作家就每天跟着他的小女儿一起刻苦学习汉语,女儿听了学校的功课,回来再教她的父亲。拳拳赤子之心,闻之使人落泪。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对祖国的依恋,这种对祖国对同胞的热切期盼,却遭到了当时已经十分腐朽没落的国民党政权的野蛮践踏。台湾人发现这些来自祖国的同胞,甚至不如日本人。

  蒋介石政权的暴政引发了1947年的二·二八起义,由此又引发了当局更残酷地镇压。这次事件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与复杂沉痛的历史纠缠在一起,它在台湾深深地形成了与祖国的隔阂。台湾会说,你们究竟给了我们什么?除了遗弃除了战争除了暴政,你们究竟还给了我们什么?虽然蒋介石当时把大陆能带走的都带到了台湾,后来也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有贡献,但是这些人们是留意不到的。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只有怀疑与怨恨。

  红色中国成立,立刻就陷入了世界性的围追堵截之中,充斥着世界的都是对这个政权的丑化与仇视。台湾作为亲美反共第一线的前沿,几十年来,大陆的妖魔形象深入人心,红色政权的恐怖被渲染得无以复加。就在不久以前,在台湾人心中,大陆还是一个恐怖无比的魔鬼,随时都会张口吃人。

  以上种种,终于使得台独在台湾出现了。早在蒋介石时期,台独已经对国民党政权造成了冲击,蒋介石的办法不过是美国式的以暴制暴。这么强压着制了几十年,有一天,台独取得了台湾政权。

  毛主席说过,发生的事情都是应该发生的,它不应该发生,就不会发生了。台独之所以出现,必然有其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原因我们应该尝试去理解。治标须治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前大陆的台湾政策,似乎根本上还是居高临下似的强硬一派。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不但台湾这样认为,大陆人普遍也是这么看的。大陆从政府到民间,似乎对台湾都具有强烈地占有欲。我一定要占有你,你要归于我的统治。这样是否能有效解决台湾问题呢?

  我们今天要解决台湾问题,其实要解决的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这个问题的时间跨度有整整一个世纪。我们要解决的是一个由清政府、日本人、蒋氏政权与亲美势力种种相加而形成的一个历史的大包袱。台湾出现台独并不是我们的错,然而我们却要承担责任。

  假如将来不管由于任何原因爆发台海战争,几分钟之内,大陆的几百枚上千枚导弹砸过去。这么一砸,可能台湾与大陆的最后一丝感情的纽带也就被砸断了。大批台湾人在战争中死去,辛苦建设的美丽家园在战火中灰飞湮灭,给台湾的亲人故土留下的只有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些仇恨集中表现出来,就是针对台湾新政权的颠覆活动,甚至是恐怖袭击。而每一次的袭击与镇压,又造成新的仇恨与袭击。台湾从此永无宁日。

  假如大陆政治力想在短时期内取得对台湾的绝对统治,可能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2000年的中国中央集权历史,对于历代中央政府,一直存在着两个难题,这就是土地兼并与边患。边患问题即统一与分裂的矛盾。汉代的西域,唐代的吐蕃,明清及国民党时期的新疆、蒙古与西藏。还有西南地区的少数族群的土司政治。历代中央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基本上都是“貌合神离”。给你最高度的自治。只要承认对中央的归属,名义上服从中央就可以。在内部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有自己的财政系统、有自己的军队,中央不干涉。中央对边远地区的影响都是点到为止。闹得不象话了,或者居然对中原产生野心,中央才出面管一管。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中国文化逐渐渗透同化异族,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边远地区才会真正与汉地核心融为一体。

  譬如今天的新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可以说才真正成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而这个成功的开始,就要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汉代。没有从那时开始的被历代贯彻执行的正确的中央政策,如果从一开始中央就采取美国式的急躁方式,以武力为主来搞强制,恐怕直到今天,西藏新疆内蒙这些地方还是很大的麻烦。

  由于意识形态的进步与开明,加之科技的因素,新中国彻底解决了困惑历代中央长达2000年的痼疾。土地兼并问题不复存在,可谓一劳永逸。同时边患问题也解决得极其出色。西藏新疆内蒙这些耗费了历代中央无数精力造成过巨大麻烦的边疆,也从未有过地与传统汉地真正融合。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极其出色,造成了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急躁心理。

  

  毛主席首倡并由小平同志继承和出色发挥的一国两制制度,以及后来的江八条,我认为就是基于这样一种长远的考虑。大陆政权对台湾并不存在“野心”。共产党无意涉足台湾。给你充分的自治权,你甚至可以有军队。只要你承认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完全融合要让时间来说话,要顺其自然,不要再搞强制。战争是要不得的。

  而现在我认为普遍地对一国两制的误解是,认为这是迫于战争压力的一种妥协,是大陆并不情愿的选择。大陆在一国两制的堂皇花招之下,按奈不住的是一颗吞并台湾的野心。

  这种误解从政府蔓延到民间,从大陆蔓延到台湾。甚至,解放军似乎也在渴望战争,认为台湾没有回归祖国人民的怀抱,对于解放军来说“是一种耻辱”。

  是啊,台湾太重要了。有了台湾,日本将被中国扼住咽喉,有了台湾,美国将在西太平洋彻底丧失战略缓冲地带,关岛夏威夷甚至美国西海岸将直面中国军力。浩瀚太平洋在召唤共和国的海军。复杂的台湾问题由于掺杂在中美矛盾之间而显得更加复杂。牺牲台湾?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2300万台湾人的生命与利益相比13亿大陆人的生命与利益,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既然强制甚至战争的结果就是“貌合神离”,既然台海的前途无论怎样也只能是“貌合神离”,那我们从一开始的政策设计上,就应该以此为出发点。主动地来把握这个结果而顺应它,不要幻想短时期内在台湾出现中共台湾省委高雄市委。解放军尽可能不要出现在台湾,即便大陆有能力完全控制局面的时候也是这样。我有足够的能力来取得对台湾的绝对统治,即便这样,还是会让你台湾高度自治,甚至让你保留军队。

  那么将来两岸的统一就是这样一种局面,在一个中国之下,大陆当局与台湾当局各行其政,大陆还是人民民主,台湾还是自由民主。在各自的政治中心设立对方的联络处,两岸实现三通,甚至共同建设海底隧道。民间经贸往来学术交流旅游观光参照香港模式。台军与解放军互不为敌,共同防卫一个中国的利益。这可能就是“江八条”的大致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当局甚至可能批准解放军海军在台湾东海岸建设其远洋舰队的后勤基地。大陆当局也允许台湾海军使用沿海的基地。

  如果我们首先自己就是这样去想,在政策设计对台宣传上也以此为出发点,这样日久天长,随着两岸交流不断扩大,大陆日益强盛,也许能够彻底打消台湾对大陆的成见与疑虑,那么战争最终是不是可以避免呢?强大对野蛮人比如美国意味着强硬,而强大对于优雅的中国来说,历来都意味着从容。苍天保佑,中国人不要打中国人。如果再次出现内战,不要说活着的人,祖先们在九泉之下也会难过得辗转反侧不得安宁。

  根据“扁宋会”透露出来的一些迹象,以及对台海前途“貌合神离”的预估,我们的政策是否能做一些调整?是否可以考虑安抚台独?除了威之外再给一些恩来恩威并施?以此加速民进党的分裂,使更多台独清醒过来。是否可以公开表明共产党无意涉足台湾,将来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大陆都不会将台湾纳入大陆的政治体制,而依然由台湾自治?等等。

  

  结语:

  正所谓天地不完全。这个世界上完美的事物并不存在。台湾回归与大陆完全融为一体,中国从此拥有太平洋,美日则在中国的剑锋下瑟瑟发抖。这样的前景似乎过于完美。中国古人讲“求缺”,而并不希望人们去追求完美。只有“求缺”才能达到目的,并可以长久地维持,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在这个世界上是行不通的。

  新中国的统一与分裂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台湾问题。其他历代都头疼的边疆问题在新中国几乎不存在。也正因为这样,台湾问题才显得无比刺目与揪心。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统一几乎是中国唯一追求的东西。越是这样,统一对于中国来说才越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就象所有的完美主义者一样,越是追求完美,而结果却总是另人长叹的缺憾。

  上世纪70年代毛主席说,“解决台湾问题可能要花100年以上的时间”。如此悲观,老人可能就是在暗示我们要来求缺而不是去求全。

元宝推荐:神仙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