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土匪头子“老北风”(民国往事) -- 夏翁

共:💬4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贴】“老北风”抗敌记

  说起东北的“胡子”,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打家劫舍的土匪,或是杀富济贫的“豪杰”。实际上,旧社会的“胡子”,既有占山为王专门祸害百姓的恶霸,也有为生活所迫挺而走险的穷人。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有的投靠日本充当了汉奸,成了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有的却在正义的感召下参加到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行列,成为真正的民族英豪。辽南有个字号叫作“老北风”的人,就是一位出身于“胡子”的抗日好汉。

  “老北风”原名张海天,

又名张贺年,1888年出生在辽宁盘山的一户农家,成年后,他因家境破败当上了“胡子”,拉起了二三百人的队伍,报出了“老北风”的字号。

  关于“老北风”这个字号,有着不同传说。有人说,张海天不仅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还身怀神行绝技,能够蹲着跑路而迅疾如风,故名“老北风”;又有人说,张海天天生不怕冷,即使隆冬腊月天,他也从不戴帽子,在天寒地冻中能光着头皮去顶刺骨的北风,所以有了“老北风”的绰号。还有人说,打麻将时,坐“本庄”的最怕“北风”,而日本关东军司令的名字恰好叫“本庄繁”,张海天为表示自己是本庄繁的死对头,所以取了“老北风”的字号。这些说法未免带有传奇色彩,但“老北风”这个字号,确实说明了张海天威猛剽悍的体魄与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当然,“老北风”的名头能够响沏辽南,还是因张海天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抗敌斗争的英雄事迹。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一面向东北调集兵力,迅速扩大占领地,一面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就地收买土匪汉奸,让他们充当建立殖民统治的帮凶。在辽南地区,就有个叫作凌印清的汉奸,打着“东北自卫军”的旗号,四处网罗土匪,配合日寇进犯锦州。

  凌印清早已风闻“老北风”的大名,很想拉住“老北风”为自己和日本鬼子效力。1931年10月,凌印清与他的十几名日本顾问,带领着200多人,来到了辽南盘山三道沟,专程要见“老北风”。他们带来了军械、被服等大量物资,算是拉“老北风”入伙的贺礼,他们还许以高官厚禄,保证“老北风”“归顺”后得享荣华富贵。

  但凌印清打错了算盘。“老北风”虽然身在绿林,却时刻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对日寇侵占东北,早已恨之入骨,他怎能与汉奸为伍呢?他和项青山、盖中华等同道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乘机夺取军用物资,树起抗日大旗。

  经与凌印清接洽,“老北风”假意“归顺”,还造了个花名册,说是等待改编。凌印清十分高兴,以为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于是放松了警惕。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得意之际,“老北风”早已安排好围歼他的计划。

  11月3日,在漫天晨雾中,“老北风”突然率部冲入三道沟,包围了凌印清和日本顾问的住处。此时敌人还都在被子里做着美梦呢,不及下床,就都成了俘虏。这次行动,“老北风”一枪没放,轻而易举地抓获了凌印清和13名日本顾问,其余200多名伪军也都不战而降。敌人带来的200多支步枪、20余挺机枪、数十箱弹药和大批军衣,全部成了庆祝“老北风”走上抗日道路的第一份“贺礼”。1月18日,“老北风”在沙岭公开处决了汉奸凌印清和他的日本顾问,并宣布自己誓与日寇斗争到底。

  “老北风”举起抗日义旗后,辽南人民无不为之欢呼,就连在北平的张学良也受到鼓舞,向“老北风”和项青天颁发了赏银。不久,“老北风”就被东北民众自卫军任命为第二路军司令,从此,辽南少了一个扰民的土匪,多了一位抗日的英雄。

  “老北风”的人生道路,发生了根本的转折,他把这个转折称作“安脑袋”。他说:“过去干咱这个行当的人,整天把脑袋挂在腰带上,活一天混一天,不知哪天被官府抓去,丢了脑袋。如今国难当头,咱领着弟兄们打日本,是将功折罪,死而复生,这就等于是重新安上了一个脑袋。”

  “老北风”自从“安脑袋”后,确实洗心革面,严格杜绝部队过去的土匪作风。他亲自定下“十六字令”用以约束部队,16个字是:“不准行抢,扶助贫民,捐粮捐款,替天行道。”他还规定了“四不准”纪律:一不准抢劫财物;二不准强奸妇女;三不准骚扰百姓、祸害庄稼;四不准投降日寇。“老北风”令行禁止,对那些恶习不改的部下决不姑息。一次,有两个跟随他多年的弟兄在大旺台干了“绑票”(即抓获人质敲诈赎金)的勾当,“老北风”得知后立即公开枪决了他们。还有一次,“老北风”的干儿子调戏妇女,他本以为自己一向在“干爹”面前得宠,大不了挨顿训就过去了,没料到“老北风”得到举报后二话不说,当即把他拉出去毙了。

  严明的纪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老北风”的部队所到之处,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接待。群众经常送来慰问品,并自愿为部队喂马、洗衣、站岗放哨、刺探情报。许多农民、学生,甚至青年乡绅,都因仰慕“老北风”忠义为国,纷纷前来投靠。

  “老北风”的队伍,在群众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到1932年春,已经扩充到万余人,编为10个旅,20个独立团,“老北风”则被东北救国会任命为辽南地区义勇军前敌总指挥,后来又担任了义勇军第二军团第三梯队司令,在高力房设立了司令部。为了改善部队装备,“老北风”招纳从沈阳兵工厂逃出的技师和工人,在高力房办起了兵工厂,用收捡的旧弹壳制枪弹,用玻璃瓶子造手榴弹,还生产出一种叫作“铁公鸡”的步枪。当年日俄战争时俄国的三艘军舰搁浅在三叉河上,“老北风”派人从军舰上拆下废炮,改造成威力巨大的土炮,此炮装上3斤铁片,能把1.5公里开外的房屋炸毁。为了筹措军饷,“老北风”还在根据地发行了“军用流通券”。辽南的这块抗日根据地,在“老北风”的一手操持下建立起来了。“老北风”的部队驰骋在辽南,很快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一支劲旅。

  “老北风”的队伍,也是在抗日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自从他树立起抗日的旗帜,日寇就向他发动了围攻,企图剪除他们的心腹之患。但是,在一次次战斗较量中,“老北风”却没有让敌人占到便宜。

  1931年末,关东军派出数百人的队伍,向九台子开来,包围了北河口,妄图一举歼灭这里的义勇军。当时,“老北风”为了让弟兄们寒冬里养精蓄锐,已下令部队分散隐蔽休整,他的身边也只留下9个人。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老北风”沉着冷静,他一面调集部队准备击敌,一面率领身边的9个弟兄与敌人周旋。日寇自恃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对“老北风”紧追不舍。而“老北风”也毫不示弱。他枪法极好,敌人近时,他就和弟兄们分头开枪阻击,敌人远时,他就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和敌人兜圈子。几百名鬼子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这个对手,既近不得,又远不得:近了,凡在“老北风”射程之内的人,非死即伤;远了,“老北风”眨眼就没了踪影。这次战斗,仅“老北风”一个人就打死了十余名鬼子,最后,他带领着9个弟兄顺利渡河冲出了敌人的包围。

  12月23日,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主力,从营口出发企图进犯锦州,在田庄台遭到义勇军项青山部阻击。后来敌人调来飞机和坦克,又派出骑兵2000多人助战,项青山部被迫退出阵地,田庄台失守,敌人乘势向盘山进犯。“老北风”闻讯后率部与项青山汇合,决心阻止敌人西进。26日晚,“老北风”率义勇军从北面向田庄台发起进攻,战士们如下山猛虎,冒着密集的弹雨冲入街里。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巷战,终于夺回了田庄台。接着,“老北风”又联络东北军护路队,乘胜追击,包围了大洼车站,率部下3次冲入站内,打得敌人狼狈不堪,最后只得弃守逃回营口。这次战斗,义勇军共杀敌200多名,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敌人屡遭打击,恼羞成怒,决意报复“老北风”。1932年1月下旬,1000多名敌人从海城出发进占沙岭,企图向盘山的义勇军发动进攻。“老北风”比较了敌我双方的兵力,果断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决定乘敌人尚未行动,来个先下手为强。他集中了3000多人,兵分4路,将沙岭镇的这股敌人团团围住。一切准备就绪后,在一天晚上向敌人发起了突然进攻。战斗在八、九点时打响,4路义勇军同时向沙岭镇猛烈冲锋。敌人事前毫无准备,此时仓促应战,根本无法挡住义勇军的进攻。不一会儿,义勇军的战士就冲到了街里,枪声、喊声响成一片。敌人在慌乱中有的从街里退回营房,有的从营房向外逃命,两边的人撞在一起,都误以为对面的人是义勇军,于是胡乱放枪,自相残杀起来。一夜混战,敌人死伤无数,直到天亮,互相射击的敌人才看清了对方的面目。这时,有3架敌机飞来助战,“老北风”决定撤出战斗,义勇军从容退走。敌人遭到重创后,不仅不敢追击,也不敢在此久留,很快也撤走了。沙岭战斗,义勇军大获全胜,敌人伤亡无计,光是死尸就拉了两汽车,日军大佐河野英基,也在战斗中毙命。

  1932年春,日军得知国际联盟①准备派团调查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事件后,为了混淆视听,大造舆论,粉饰太平,胡说什么日本帮助建立伪满洲国“大得人心”,为了揭穿敌人谎言,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坚决反抗侵略者的决心,东北义勇军决定向关东军发动猛烈进攻。在辽南,义勇军制定了攻打海城的计划,“老北风”充当了三打海城的先锋。

  3月17日,“老北风”率部第一次攻打海城。这次战斗,义勇军冲入海城后,捣毁了敌人的大量军事设施,并袭击了海城附近八里河与大石桥的伪警署,击毙海城伪警察大队长顾兆祥等汉奸。第一

  ①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应中国政府的请求,曾派团前来调查日本侵略中国的情况。次攻打海城后,“老北风”又两袭台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8月2日,“老北风”第二次攻打海城。这天夜晚,“老北风”率部从海城北、西、南三面发动了进攻。由于敌人火力凶猛,义勇军突入城内后又被迫撤出。“老北风”决定改变战术,集中兵力攻打海城西南边的大矢兵站。大矢兵站是日军的军需品集散地,那里存放着大量军用物资,还堆放着成垛的军马草料,兵站四周有深沟和电网,“老北风”察看地形后,果断地命令义勇军分成两组进攻。战斗打响后,徐海宽率领30人组成的“敢死队”,悄悄潜过壕沟,割断电网;点燃了敌人的草料垛,并乘机攻入伪警察所。转眼间,街内枪声大作,敌人兵站变成了一片火海。敌人遭到里外夹击,不敢恋战,仓皇逃窜。义勇军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取得了胜利。这次战斗,烧毁敌人草料5垛,缴获大批枪枝弹药。

  驻在海城的敌人,这时已经闻“风”丧胆,生怕再遇到“老北风”。一天,城外一户农民为病人消灾燃放了几挂鞭炮,吓得敌人一夜没敢合眼。一场虚惊过后,敌人对这个村子进行了凶狠的摧残。

  8月26日,“老北风”三打海城。这次进攻的目标是海城火车站。当天夜里,敌人正在睡梦中,“老北风”率义勇军突然冲入车站,一面用火力把敌人堵在兵营,一面焚烧敌人军事设施。海城车站,一夜枪声不绝,大火通明。第二天敌人援兵到来时,早已不见了“老北风”的踪影,只见车站里敌人死伤一片,昔日的炮台已经成为瓦砾。

  9月底,“老北风”又率部参加了辽南义勇军围攻营口的战斗。战斗中,“老北风”一马当先,带着2000名弟兄沿铁路向市内冲锋,先头部队一直打到河北沿日军营腹心。战斗中,义勇军击毙日寇少佐阴山以下多人,并破坏了沿路所有的电线和军事设施,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

  “老北风”屡战屡胜,大长了辽南人民的志气,每次捷报传来,都会引起群众的一片称赞。一传十,十传百,“老北风”被乡亲们奉为上天派来专门打鬼子救百姓的天将,甚至传说他身高丈二,膀阔三尺,手下的弟兄个个都是铁汉子,枪子儿打不透。

  “老北风”的威名也震动了敌人。为了拔除这颗“眼中钉”,敌人绞尽了脑汁。他们先是用重金和高官作诱饵,企图收买“老北风”,无奈“老北风”铁心与日寇为敌,不为所惑。接着,敌人又分化“老北风”的部下,但除个别败类投敌外,绝大多数人决心跟着“老北风”抗日到底,叛徒和汉奸谋害“老北风”的行动,没有一次得逞。敌人不肯罢休,又到处张贴告示,悬赏3000块大洋捉拿“老北风”,但辽南人民宁可用性命保护“老北风”,敌人的阴谋根本无法得逞。敌人的各种计谋失败后,决定调集重兵围剿“老北风”。

  1932年末,关东军出动两个师团和一个飞行大队。并调集奉天伪警备队,分4路向辽南义勇军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围剿”。

  面对敌人的进攻,辽南义勇军总指挥部决定各路部队避实就虚,分散突围,迂回到敌后继续斗争。“老北风”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关头,毅然率部与进占沙岭、高力房的敌人展开战斗。他利用地形与敌人展开拉锯战,声东击西,飘忽不定,以伏击和夜袭等手段,打得敌人一日不得安宁。在数日的反“围剿”战斗中,“老北风”率部歼敌多人,并配合其他义勇军取得关门山战役的胜利,击毙日寇岗宽大尉等50多人,俘获伪军500多人。

  1933年2月,“老北风”突患重病,这个平日里铁打般的汉子,在抗日的战火里出生入死,从未折腰,此时却被病魔袭倒,不得不退出战场,到北平治病。临行前,“老北风”嘱咐儿子张秉林,要他带领弟兄们坚持斗争。从那以后,张秉林打出“小北风”的旗号,继承父志,浴血战斗,成为辽南抗日的一员猛将。

  1939年,“老北风”在北平病逝,终年52岁。他的3个弟弟和1个儿子,也先后在抗日斗争中献出了生命。“老北风”无愧于祖国,他的后半生,留下了闪烁着光辉的足迹。至今,辽南人民仍然怀念着这位出身绿林的民族英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