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How about 伊朗的崛起? -- 子玉

共:💬83 🌺15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刚想举日本的例子,就被煮酒兄排除了

前例如果不当,那换成“君要臣死”可否?我想说明的是,道德是会变化的,随着经济、社会基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变化。中华文化存在着对立与统一,我们所说的“重义轻生”、“舍生取义”就认为“义”比生命更重要。我们所提倡的“为国捐躯”也认为国家比个人生命重要(我个人是认同这些的),这在现在的基督文化似乎没有。

在对生命的关注上:基督文化(生命最重要)>儒家文化(生命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日本的伪儒文化(生命不重要,武士道就是典型);诚如兄台所言,世界主要文明对生命是尊重的,但我想说,这是竞争的结果,因为不尊重生命的文明,现在还是弱势文明。

另外,我们可以看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大洋州的土生文化,大洋州的一些土生文化,就认为,社会(部落)是由死去的人、现在的人与将要出生的人共同组成的,循环不息,所以他们对生命的概念是模糊的,并不存在尊重与否的问题;藏传佛教对人的生命就不是很看重(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请方家指正)。

我前文所举的例子确实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是我以为,意识构筑于物质之上,让我们设想一下,假如将来,科技的发展,使得复制生命成为可能,我们还会那么尊重生命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