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家一定不要忘记松静桩的根本性要求 -- 灵山云

共:💬27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灵山兄有所不知,拿我做例子,刚开始站桩,全身都是僵的,除了胳膊靠重力能放下来一些,其它地方实际上都是靠肌肉使劲挺着。所以我和其他先进朋友不同,站了三个月,每次可以站一个小时,但是不出汗,腿也不怎么疼,每次下桩都属于自愿下桩,呵呵。站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在和小腹骨盆做斗争,提起、放下,前翻、回落,感觉挺疲劳,离松静差得很远。

一直到两周前,能够放松胯部,才感觉好一些。我想,自己离松胯还很远,只是知道如何不让胯部使蛮劲而已。但仅仅是这一点要求,我也是站了三个月才明白。胯部不使蛮劲,小腹才可以放稳,呼吸也就随之顺畅,松和静才可能成为站桩时的切实可行的目标。

这种不使蛮劲(区别与“松”吧,没把握)的感觉,是能够举一反三,从胯部运用到其它关节的。我后来站桩的时候,就尽量把能放松的地方放下来,也开始体会松静的感觉。

我对新姿势的体会是关键在于大脚趾。大脚趾这一侧应该还是属于内侧吧?我站的时候这一侧几乎是悬空的。两个脚掌确实有要象外翻的趋势,但由于大脚趾也属于要求抓地的,为了保证不外翻,自然就会扣大脚趾、扣膝盖,一双脚就象站在一个圆上。或者,更形象一些,是站在一个球上,为了不从这个球上掉下来,必须扣大脚趾和膝盖。

翻骨盆和凸命门比以前容易做多了,很稳当,尝试把胯、膝、踝放松一些,下肢象坐在一个架子上,能够松静10分钟,接下来的10分钟,就是大腿酸疼难忍,出汗,无法维持下去。自己感觉这次的大腿疼,应该是在锻炼筋骨,不是肌肉,坚持下去,再到40分钟的时候,才算学了松静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