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打住吧,刘亚洲政委 -- 一里

共:💬10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打住吧,刘亚洲政委

ZT 作者:报忧不报喜

打住吧,刘亚洲政委!——答刘亚洲政委的信

刘政委的公开信文风朴素了许多,如果它的确代表了刘政委思想,应该说大家的意见对刘政委还是有点作用,但对信中的观点不能苟同。

首先,我认为作为一个军人,刘政委搞错了最最基本的问题:军人不但必须服从命令,而且也没有“选择战争”的权力。战争的决定权在于代表国家总体利益的政治家,而不是通常偏狭好战的军人(可能刘政委不在其列),这是民主政治的常识,是避免国家堕入军国体系的制度保障。尽管中国政体异类,但也有 “党指挥枪,决不容许枪指挥党”的原则。遍看西方民主国家的体制,没有哪个容许“军人选择战争”的。决定伊拉克战争的是布什和布莱尔,不是美英军的参谋长们。为了杜绝军人干政确保国家稳定,西方国家连国防部长都不许军人做。美国军队最负盛名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认为他有资格替国家选择战争,触犯了基本规矩,立刻被杜鲁门总统扫地出门。没有这样的规矩,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过太平日子的。中国有太多的军人认为自己有权选择战争,所以历史上军阀割据战乱不断。日本战前有一大批军界狂人所谓“少壮派军人”(代表人物石原莞尔、坂垣征四郎,如排除政治立场的差别,他们都象刘政委一样有高尚理想呢!)也认为他们有战争选择权,用“下克上”的方式制造了918事变,将日本领上与世界为敌的绝路。

这些历史事实相信都是爱好广泛的刘政委所熟知的,却提出“军人有权选择战争”这种越出现代社会一切政体纪律的奇谈怪论而且遭遇批评坚持不改,为什么?是见识太浅还是野心太大?至于“选择战争”和“选择命令”这种文字游戏,欲盖弥彰,不如别说。

其二,关于美军是否强大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没有人否认美军是现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至少我没在官方媒体甚至是网络上看见一个严肃的观点是小看美军实力的。从中国军队发疯的买武器、造武器来看,军方也并非瞧不起美军。所以争论的问题并不在于美军是否强大,而在于一旦面对美军,解放军能否战胜它。刘政委显然是认为中国军队不可能战胜美军,因此反对“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的说法(《信念与道德》),后面的台词显然是即便是丢了台湾中国也得认了,千万不能和美军摊牌,而我们其他人则不能赞同刘政委的看法——这才是争论的要害。

兵者,首先要有“气”,就是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身为政委,职责就是想尽办法激励部队产生并保持这种“气”,而断无理由用道听途说甚至是敌人的宣传来吓唬部队,宣染敌人不可战胜。若现代化程度可以决定一切,中国就不该抗日,以中国军队的武器水准,早该向日军投降才对!只因害怕美国就准备丢弃台湾,真是匪夷所思!即便是满清政府也是打败了仗才丢的嘛,难道中国人民流血奋斗了一百年,反倒不如满清了么?

其实,美军是否强大到不可战胜,伊拉克战场已经做出结论,无需多说了。刘政委若是还有一点点尊重事实的意思,就该承认人是而己非,这才是科学求实的态度。刘政委宣传美军的高科技实力的热情早已经超出了客观理性,“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层次,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对话》),却不肯花一点功夫学习一下科学的基本常识,了解一下高科技是否真的能让美军无敌天下。在这一点上,刘政委的见识落在了扎卡维的后边,真是遗憾。

本人学计算机出身,对军事指挥系统略知一二,相信科学的力量,但从不迷信“高科技”战争。战争是一种艺术,是智慧的竞争,而智慧为人类所独有非机器所能为,无论它有多高的智能。在此讨论一点科学问题,希望能将刘政委从对科学的迷信中拉出来。

其实所有人类制造的东西都有一个设计预期的问题,包括技术指标与边界条件两个方面,高科技武器也不例外。它的所有技术指标都要在满足边界条件的前提下才能达到,而这些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完全满足,这一点制造商是不想告诉用户的。所以我们买的汽车肯定比说明书上写的耗油更高,电脑总是没有主频数标明的那么快,一个软件无论Demo效果多么震撼,买来总发现它许多的不合用,所以不得不一版又一版的买下去。战场条件更是复杂多变,哪能满足设计武器时设定的那么多的限定条件?比如神奇的红外夜视仪在环境温度接近体温的沙漠上就毫无作用;美军的装甲运兵车设计时没有考虑对付路边炸弹,害的军队三天两头的死人,都是使用环境不符合设计条件所致,而且这种缺陷是不可现场纠正的。没有现代化装备的反美武装不受装备所累,反能充分发挥人的灵活多变的优势。高科技的武器再聪明也不可能象人一样会随机应变,所以在人的智慧面前,美军的现代化优势显得又傻又笨,根本没有发挥的机会。美国的卫星遥感技术能把地面看的一清二楚却始终捉不到拉登,卫星硬是打不过准星,刘政委“看见即消灭”的警世之语成了笑柄。现在的伊拉克,还见得到美军的高科技武器耀武扬威么?

现代化装备过多带来的一个另一个要命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的需求惊人。一个简单的例子,步兵需要有车,否则装备背都背不动,如何能打仗?有车就要有油,油需要运油车运来,所以还需要运油的车,战车油车都会坏,因此需要有修车的人、工具和配件;油车、修车的人、工具和配件不但需要车来拉,还需要人来保护,因为他们的作战能力差,很容易被袭击,于是需要作战部队保护他们,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这仅仅是“车”这种最普通的装备,其他还有无数的计算机、GPS、武器系统都有类似的要求。我相信光是随军设备的电池消耗就够他们忙的,想想15万作战军队需要多少人来忙后勤?再加上美国大兵浪费惯了(前几日有数字说每打死一个敌人平均消耗子弹二十多万发!),两三年的仗打下来,花了两千多亿美元(这笔钱给解放军,怕是十个台湾也打下来了),即便美国的国力也撑不了几年。我看美国在不实行全国战争动员的前提下,支持15万海外作战部队已经达到它的极限了,不是作战部队的极限,而是后勤能力的极限——美军被自己的现代化拖住了。如果美军不能走出高科技迷失(看来很难),恐怕早晚要被自己的现代化累死。

现代化武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成系统才能显现优势,美军多年前就开始建造C3I(指挥、通讯、控制和情报系统的英文字头)综合系统并且卓有成效,现在是C4I(加计算机),这个系统十分复杂,在协调多兵种联合作战时必不可少。可凡成系统的东西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一环不畅全盘皆死而且难以变通,在实战条件下让整个系统全部顺畅需要魔鬼的能力加上天使的运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军又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军队。我以为,能在任何条件下作战的军队才是真的强大,而美军的作战条件无疑是全世界最苛刻的。本拉登的基地组织赢就赢在不成系统,没有高科技装备,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不怕断油断电,灭其一部对总体局面几无影响。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绝对的强与弱,是强是弱,不但看装备更看你怎么打。现代化对现代化,无疑是美军强,中国军队还差得远呢,可要打灵活多变,美军就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我不否认高科技武器可以使部队如虎添翼,并能增强部队的信心,但要使高科技军事技术成为能制胜的武器,不但需要科学的装备和技能,更需要科学的头脑。尊重科学不是迷信,将高科技请上神坛象上帝一样供起来,宝贝就成了垃圾,一堆昂贵的垃圾,不但不能克敌制胜,还会拖垮国家。所以据说胡主席要求军队不要只跟着美军学玩计算机,打什么仗要什么武器,而要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无疑是真正的高见。胡主席理工出身,对于科学的力量与极限,自然了然于心。刘政委也需要脚踏实地恶补一下高科技,不要被骗外行的说明书蒙住,做了美军的义务发言人。

其三,关于军人的发言权。军人有思考的权利,但没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权利,高军官尤其没有私人身份,不仅是涉密的问题。刘政委不妨调查一下,除了上级授权,哪国军人可以随便发表“个人看法”?若是美军军官敢讲刘政委说过的许多话,立刻就会被勒令退役,尽管那是“民主国度”。本人见识有限,只听说有美国军人因为军内没有言论自由要求退役的,还从未听说过以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作为无视军纪的理由的外国军人。当然,刘政委否认网上流传的讲话文章出自他笔下嘴里,这倒是个问题。作为网民,我们只能从网上得到刘政委的文章,反对意见也是以这些网上文本为依据,倘若其中有不实(包括这里的公开信),即算是无的放矢好了。

其四,大家是否正确的理解了刘政委。倘若网上流传的文本完整准确的反映了刘政委的思想的话,那么我得说,我所不赞同的,是刘政委研究问题的方法、立场,观点正确与否倒在其次。研究问题的基本规矩是,任何观点的确立都要有充分的事实作根据,要逻辑严谨的论证,不但要囊括正例,而且特别要对大家熟知的反例作出说明,因为正确的观点不能靠枚举个案确立,却可以被一个反例所推翻。而刘政委的讲话文章通常是只挑选一两个正例就得出普骗性结论,而无视大量的反例存在。比如刘政委坚信美军战无不胜,游击战法即土又过时毫无用处,却不解释为什么美军现在被伊拉克人炸的焦头烂额进退两难。当完整的正例难找或不存在时,刘政委就倾向于剪裁一个或干脆编造一个。比如,为证明美国人民的民主素养和伟大法治精神,编造了被劫持的飞机上的民主投票过程,绘声绘色犹如亲临一般(《信念与道德》),连美国人都编不了这么圆。刘政委不明白这种春秋笔法是小说家的最爱,却是思辨之大忌。任何文章讲演中出现这样的叙述,立刻就会毁掉其中所有的结论——没有一个有理性的人会承认这样的思路下出来的东西有什么严肃价值。更多的时候,刘政委既无依据也不推理,通篇都用断语。如他的《大国策》和《美国论》中关于美国的外交战略的诸多论断,《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对话》中美军、苏军的军事思想的论断、关于中美文化优劣的论断等等。更糟的是对这些武断结论若有人质疑,刘政委就大光其火,认定其动机必然不纯,更显得缺少事实求之心。

其五,关于精英。“精英”从英文“elite”翻来,可在英语里它是个泛指的群体词,从未见有谁自称是“elite”的。反倒是在中国泛滥成灾,只要识文断字喝过几天墨水就自称为“精英”,实在可笑!可即便是中国化了的“精英”也与家庭背景无关,背景显赫不等于必是精英集团成员,有人对刘政委的家庭背景不以为然也不等于就是对“精英”集体的不敬,刘政委由此忧虑到精英与社会大众的分裂危及国家安危,未免过于敏感了。其实刘政委的家庭背景之所以常被人论及者,盖因刘政委自己每每在谈话中有意无意的给人以强烈暗示,生怕受众体会不到。凡读过网上文《信念与道德》者,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个信息,让人无从回避。另一个疑点是,刘政委言词常常越线却仕途顺畅,无非两种情况:军纪松弛或背景特殊。比较起来,我宁愿相信是后者,因为若是前者就太可怕了:如此没有纪律的军队,如何打仗?

刘政委怀疑持批评意见者动机不纯,却不怀疑支持者是为了私利,很有趣。若是公正客观,至少两者应该有同等的嫌疑嘛!

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刘政委相信天才么?从网上流传的文看,显然是信的,而且坚信自己是其中之一,并对未受充分尊重满腹牢骚,如果网上文《甲申再祭》确系刘文的话,我愿借此给刘政委一个忠告:打住吧,你已经很危险了!

一般说来,科学上的天才比较容易成功,而自认是政治天才的却没有不倒霉的,因为他触犯了历史的专利——只有历史才有资格命名政治天才。况且凡天才者,有其奇长必有奇短,而领袖人物的奇短会被手中的权力无限放大,危害国家。所以民众不欢迎天才,不但中国不欢迎,西方也不欢迎。民主政治的成熟在于平民领袖辈出,而不是拥戴一个不识人间烟火的“天才”骑在自己头上。

刘政委身上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偏执妄想症的征兆(试想:有谁见过哪个伟人言必引用自己的语录的呢?),发展下去不但危机自己的健康,与国也有害无利。若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回归平实,专心与本职工作,在空军的战斗力建设上多下功夫,以刘政委冰雪聪明,一定会有成就的。至于“大战略”、“选择战争的权力”,等到真作了总书记、军委主席时再考虑不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